壯大資產管理論壇》創投公會副理事長林宇聲:留才引資 啓動動態向上循環
工商時報舉辦《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創投公會副理事長林宇聲進行座談。圖/顏謙隆
金管會規劃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共有五項重點計劃,其中之一爲「產業投資」。創投公會副理事長林宇聲15日在工商時報《壯大資產投資,迎向黃金時代》論壇中指出,從亞資中心的產業投資立場來看,要把「留才引資」的「資」當成「資源」,產業發展需要資源,這是一個動態向上的循環生態,從資產管理變成彙集資本,然後成爲新創發展的一個動能。一旦新創成功、創造價值,再回復來發展一個新的資產管理,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環生態。
林宇聲並從另一方面來看問題,他認爲臺灣的金融資產,投資在新創領域明顯不足,主要原因是新創投資牽涉到二個關鍵點,一是風險較高,二個回溯時間長,所以一般的投資法人或保守型資金,如保險資金等,當然沒有資金上的誘因,亞資中心成立後,臺灣的創投和資產管理業可互相結合。創投在資產管理領域,把其中的產業風險、技術風險、或營運風險,轉化爲資產管理能接受的另類投資/資產的架構或商品。
他進一步從三方向提出觀察,一是金融機構已是投資創投的最大資金來源,所有金融機構的銀行、保險、證券等投資創投的資金,在2000年時約佔37%,目前已佔了54%,「等於兩塊錢投資創投就有1塊錢來自金融機構」。在此情況下,政府的監管可能需要適當的調整,不能再用授信的眼光看待投資項目。第二是ESG議題,把投資新創納入ESG的評比項目,因爲新創是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標誌。
第三點,2024年總資產新臺幣37兆元中,23兆投資到海外佔了壽險業資產的71.5%。林宇聲認爲,這些資金移回來臺灣投資,將採投資法人化、投入產業主題型基金,以分散投資、證券化等等設計。
他並強調,另類商品及投資只要能強化風險意識,平衡風險和收益,足夠保障未來的投資收益,這種經過研究、兼顧風險調整的另類投資,政府即可允許保險業參與,創投在臺灣經濟發展已有重要角色,政府規劃設立亞資中心,在資金移動上,創投是資本的設計師,可經由資產管理中心推動的資金生態,讓臺灣成爲聚集新創資本的一個關鍵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