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資產管理論壇》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尤昭文:培育PE與VC投資平臺 深化市場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尤昭文。圖/顏謙隆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尤昭文15日表示,臺灣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持續推進,除ETF壯大市場規模外,下一階段應強化資本市場的「深化」,從初級市場着手商品化改革,擴大國人蔘與資產管理的廣度與深度,形成完整的資本循環機制,不但有助國內資產管理業的深耕與升級,更有助國內經濟發展。

尤昭文15日出席工商時報《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時,在「從國際發展經驗看臺灣資產管理」交叉論壇中指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發展藍圖涵蓋五大面向,包括:壯大資產管理產業、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財富管理、引導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以及活絡私募股權與創投(PE/VC)市場。目前市場多集中於ETF等次級市場商品,但他強調,「深化資本市場」纔是發展資產管理的根本之道。

尤昭文直言:「ETF雖然便利投資人蔘與,但終究是幫你把成份股包裝好,再去買臺積電等標的,本質上還是次級市場工具。若前段資本市場商品化不夠、結構不全,整體產業資金供應就無法均衡。」他指出,臺灣目前資本市場過度依賴少數權值股,若未能從源頭推動初級市場商品化,讓新創企業、基礎建設、成長型產業能獲得更多長期資金支持,將可能錯失下一波經濟動能。

尤昭文建議,臺灣應借鏡日本經驗,不僅引進國際私募基金,更要培育本土的PE與VC投資平臺,透過專業投信投顧機構協助商品化運作,讓一般投資人能在適當風險控管下參與初級市場機會。他並強調,深化的目的在於「讓資本市場不只是壯大,更要有層次、有深度」。從Pre-IPO、私募、創投到基礎建設融資,這些都是資本市場的前段,若能透過制度設計與政策引導,引進長期資金參與,將大幅提升資本形成效率,也有助推動經濟轉型。

尤昭文認爲,目前臺灣已有部分金融機構着手思考,如何設計適合一般投資人蔘與的初級市場商品,未來若能配合監理機關制度鬆綁、風險架構建置到位,相信資本市場的「深化」動能已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