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尤昭文 創新再升級 站穩亞資樞紐地位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尤昭文。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邁向亞資中心過程中,資產管理產業扮演重要的角色,新任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尤昭文認爲,臺灣資產管理產業要克服短期績效導向、展現私募基金的長期績效表現,甚至轉型從自建資產做起,成爲對臺灣經濟、人才培育甚至產業升級的龐大商機及站穩亞資中心的重要實力之一。
對於臺灣發展成爲亞資中心、國內資產管理業者的商機與挑戰,尤昭文認爲,臺灣資產管理業者的能力提升才能讓產業創新升級,其中私募股權基金等另類商品,就是展現實力的重要面向。
雖政府開放境外「未具證」(基金本身投資在有價證券的比重未佔基金資產的60%,其餘40%的投資標的不設限)的另類商品,但現階段多數仍以引進境外產品爲主。尤昭文認爲,國內資產管理業者更應積極培養本地人才,發展臺灣自己的「未具證」商品,目前擁有相關執照並實際操作的包括第一金、國泰、富邦、聯邦、合庫、中信投信等業者。
另外,國內資產管理業者也應針對「私募基金」或高資產族羣的私募股權基金更深化發展,甚至從自建資產開始,對國家經濟發展、各類人才培育、資產管理產業轉型都能是新的商機。
尤昭文認爲,資產管理業者自建資產,不僅反映在投資商品端,整個過程對國內經濟、就業都能有所貢獻。他以投資於智慧倉儲物流和綠能產業爲例,若資產管理業者可從自建資產開始介入,這些自建資產項目能夠從土地開發、建設(創造營造、鋼鐵、設備、空調等產業的就業機會)、營運到最終出場,全程由臺灣人掌握,創造可觀的長期穩定收益,期間對國內經濟的效益和最終給予投資人的收益,都能是資產管理業者的新商機,這不僅是資產管理業的轉型,更是一種國家實力的體現。
整體來看,臺灣資產管理業的發展需要克服短期績效導向、法規限制及投資人教育的挑戰,並積極轉型,將資金導向具備長期穩定收益潛力、能創造國內就業和提升國家實力的另類資產,這需要政府、業者和投資人共同改變思維和行爲模式,共同努力成就臺灣成爲亞洲資產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