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資產管理論壇》高雄市副市長 羅達生:扮演協調者 成全球指標都市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圖/顏謙隆
高雄副市長羅達生15日於工商時報《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中指出,高雄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扮演協調者、以及推動者的雙重角色,目標就是要成爲全球資產管理的指標城市,這是高雄的企圖心。
羅達生在「從亞資中心倡議,看臺灣金融轉型」的高峰對談表示,7月啓動的亞資中心,高雄的角色之一是協調者,亞資中心在快速推展的過程中,高市府瞭解銀行業者OBU、DBU,在實務上,所需空間與設分行地理條件之後,與金管會討論劃定高雄專區範圍,自中正路以南、民族民權路以西、復興三路以北至亞灣區爲範圍,將過去高雄金融街中正路,劃入範圍,以利金融業者進駐。
截至7月8日止,已有46家業者與高府簽訂MOU,高市府更開設「單一窗口」,針對有意進駐的金融機構,主動安排現地參訪與場域導覽,協助業者瞭解區內基礎設施、商務機能與潛在合作資源,並針對建管、消防、建照和使照申請等問題,進行跨局處問題協處,加速時程,當然也提供進駐專區業者「006688」租金補助及薪資補助。
對於另一個推動者的角色扮演,羅達生表示,亞資中心的重要概念是「留財引資」、以及「投資臺灣」,希望將資金引至產業,例如高雄的公共工程、BOT促參案、半導體產業及產業轉型等,將資金與高雄的產業結合,並在此一合作模式成功之後,推廣到其他縣市。
他說,進駐高雄專區的金融業者,在未來三年內都需提出專業人才的培訓。目前,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金融研訓院都是指定的人才專屬培訓機構,希望高雄成爲培養國際人才的基地,這是高雄作爲亞資中心推動者的第二個使命。
針對中央選擇高雄亞灣成爲亞洲資產管理專區,高雄的優勢及將遭遇到的最急迫問題,羅達生指出,高雄發展亞資中心有其需求,高雄也有許多優勢條件,包括高雄是一個國際化城市,宜居城市,並且連續二年獲得天下雜誌評比爲永續幸福城市第一名。
高雄也是同時具有海港與空港的雙港城市,地理條件、居住環境、與氣候,與香港和新加坡類似,他說,另一個重要優勢是,產業發展的契機,高雄除了轉型成功的重工業,還有臺積電、日月光等科技產業鏈。
他說,今年3月,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也肯定高雄是全球從事主權AI的城市,高雄與NVIDIA合作發展AI「燈塔計劃」也非常成功,創造高雄成爲投資的良機,因此,希望亞資中心引進的資金,與在地產業發展做一個契合。羅達生強調,我國資產管理的規模大約只有香港和新加坡的四分之一,如想放大,亞資中心第二階段,引進國際資產管理公司,是一條必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