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中談判「臺灣恐淪籌碼」 北京可能要求美降低對臺支持

▲分析師指出,臺灣可能淪爲美中貿易談判的籌碼。(圖/路透)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美中官員28日將展開新一輪會談,預計把原定8月12日到期的關稅暫停期再延長3個月。美聯社引述專家與分析師的說法指出,這次會談將聚焦芬太尼關稅,預計美國對中國的最終關稅稅率落在15%至20%,且中國大陸很有可能會在購買俄羅斯、伊朗石油議題上,要求美方做出部分安全讓步,包括減少對臺灣、菲律賓的外交支持。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Sun Yun)分析,北京很可能要求撤除川普今年針對芬太尼問題所課徵的20%關稅。報導提到,美中這波貿易爭端就始於芬太尼,川普政府2月起以中國未能阻止生產芬太尼的化學品出口爲由,分階段對陸商品加徵10%關稅,累計達20%,北京則對美國煤炭、液化天然氣及農產品實施關稅。

經過日內瓦與倫敦兩輪會談,美方把對中關稅從最高145%降至30%,但20%芬太尼關稅並未鬆動。風險顧問公司Teneo總監威爾道(Gabriel Wildau)表示,預計這場斯德哥爾摩峰會不會取消任何關稅,但關稅減免可能是最終協議的一環,「川普可能取消與芬太尼議題明確掛鉤的20%關稅,但預計美國對中國的最終關稅稅率,至少會與近期對日本、印尼、越南所達成的15%至20%關稅稅率相當」。

貿易議題之外,美國財長貝森特指出,這次會談可能談到中國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石油的議題。報導認爲,美方期盼中國減少從俄羅斯和伊朗進口石油。

威爾道指出,中國可能要求美國做出部分安全讓步,例如減少美國在東亞軍事部署、降低對臺灣與菲律賓的外交支持,不過這在華府可能引發政治反彈。他也認爲,此次會談將達成以芬太尼爲核心的有限協議,而非全面性的貿易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