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駿專欄》國民黨小心被自己的金句鐵打
國民黨以模糊漂亮的概念打高空,以爲可以反制臺獨主張,實際效果與意圖卻是,以中華民國與中華文化爲掩護,搞兩岸永遠維持現狀的獨臺路線,與臺獨五十步與百步之差罷了。(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政壇有玩弄金句的風尚,但政治人物常常對概念掌握不精確,說出來的金句若仔細分析,常常是自己砸腳的「磚句」而不自知,還自鳴得意地不斷唱誦,藍營政治人物最爲明顯常見,實在可憐。
「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美麗臺灣是我們的家,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自由民主是我們的寶」。聽起來好像是那麼回事,挺能糊弄人,但禁不起分析。這四句話裡面有不確定概念或與事實不吻合之處,以模糊漂亮的概念打高空,以爲可以反制臺獨主張,實際效果與意圖卻是,以中華民國與中華文化爲掩護,搞兩岸永遠維持現狀的獨臺路線,與臺獨五十步與百步之差罷了。
「我們的國」如何定義?如果以「全中國」而言,中華民國只是內部的一個政權,不是國家,如果以政權爲國家,那就是違反社會科學的ABC與事實,主張兩岸兩國,一邊一國,這就是民進黨長期主張的,國民黨人要爲其擡轎張目嗎?
對絕大多數一般人民而言,家會定居於國境之內。如果兩岸一邊一國,「美麗臺灣是我們的家」比較說得通。若是「兩岸同屬一箇中國」,那麼,臺灣人民不能以福建或北京爲家,一定要以臺灣爲家嗎?「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美麗臺灣是我們的家」,就有高度承認接受民進黨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臺灣、臺灣三位一體」(實際上就是臺灣)的相關臺獨主張,繞彎爲其護航的嫌疑。國民黨是這個意思嗎?要說清楚,講明白!不要以爲人民是好騙的傻子。
臺灣自明清時代甚至更早時代確實已爲中華文化覆蓋之地,1895年以來,加入了不同的文化,包括日本、歐美文化、東南亞文化。不可否認,如今中華文化仍爲大宗主流,由於歷史淵源,稱之爲根固然可以,但經過長年的發展積澱,如今根上長出的枝幹與葉子顯然與原種的根所應長出的枝幹與葉子有很大的差異,簡單地說,已經有新生的變種文化。
那麼,在現實中,「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就是在現時代沒有穩固掛搭處、或內涵不精準、或不能反映新時代狀態的命題,在兩岸關係中無法作爲展現臺灣方面力道的支點,甚至有被高舉中華文化大旗、自我標榜爲中華文化正統的中共吃掉的高風險(注意,只是標榜,與實際落差不小)。同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彼此差異很大,甚至矛盾,以誰爲準?內容過於龐雜模糊,難以號召民衆爲國民黨解除困局。
回顧歷史,中國人是多種族不斷聚合交融積累出的族羣,文化的糅合交融自在其中,不待多言,中國事實上早已成了一個文化概念。處於今日之世界,國家必須有其不以個人意志爲轉移之客觀界定的領土主權範圍,如果國民黨敢說「憲法一中」,那就不得不承認「兩岸同屬一箇中國」,否則,「憲法一中」沒有掛搭處,變成虛無縹緲的風中塵霾。
只是根據事實基本面,不能承認與接受「一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爲中國是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如同中華民國只是中國之內的部分政權,兩者不相等。因此,與其說自己都說不清楚的「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不如說「中國是我們的根」,邏輯上最爲周全妥適,站穩事實,進可攻,退可守,力道不竭。
假使國民黨人沒膽說「中國是我們的根」,堅持要說「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就應該拿出本事,論述自己所認知之中華文化的核心精要部分,能夠以此具體批判「去中國化」的臺獨份子與馬克思主義教條的遵行者,號召兩岸人民共同返回真正的中華文化及其精神,這樣才能貼合事實基本面,進而以孫中山的「民族主義」爲基礎,提出「真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道,爲國民黨找回兩岸的主動權與一部分主導權。空喊超過自己理解能力的口號,最終只會讓自己在糊里糊塗、懵懵懂懂中受重傷,傷得不知所以,難以救治,無所適從。
至於「自由民主是我們的寶」,曾經是事實,也發揮不少寶的力量衛護臺灣。然而,自從李登輝修憲之後,政治權力大幅向總統集中,難以制衡,無恥地自吹自擂的「寧靜民主革命」實際上是「寧靜獨裁政變」,二三十年的事態發展不斷證實了這項事實。臺灣的民主政治運作已變成視一人好惡而運作的獨裁爛局,無從救改,若以此爲寶,真令人有不知所云之嘆!
而且,既然是寶,應該要能在兩岸關係中發揮對臺灣具正面助力的作用,但事實呈現的卻是,自2014年以來,這個「我們的寶」逐漸變成大陸人民眼中屢秀無恥下限的活寶,非但不再有爲臺灣加分的作用,反而常成爲別人訕笑的題材。今天的結果國民黨要負最大的責任,勿庸狡辯。請問,空喊「自由民主是我們的寶」是比較能解決,還是惡化臺灣與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中的問題?國民黨人必須拿出良心誠實地深刻檢討,並拿出具體辦法吧!
既然以「自由民主」爲寶,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國民黨是不是該從真正的黨內民主化做起?
(作者爲政大國發所博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