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駿專欄》國防戰略黑白講 哪來和平?
賴清德總統第四講國防,用憲法勉勵國軍將領要效忠國家、愛護人民。當自己費極大勁,連考古與自然界生態都用上了,講過國家之後,也沒能說清楚憲法規定的「國家」爲何時,如何要求國軍「效忠國家」?(資料照/姚志平攝)
賴總統預計的「十講」7月1日講完第四講「國防」。前三講反效果的迴響很大,賴總統在第四講想扳回既成的頹勢,一開頭簡述了前三講的用意。可見對木已成舟的反效果耿耿於懷。
賴總統第一講,講「國家」時,一直想彰顯臺灣主權,但是,上窮碧落下黃泉,找不到國際承認的臺灣主權,恰恰暴露了臺灣不是國家,同時,中華民國只在全球十幾個小得可憐的國家被稱爲主權國家的事實,何其不正常的國家?顯然,搬鋼砸腳。
賴總統接着第二講題目表面上講的是團結,卻下意識地說出了隱藏在內心最私密的向希特勒淨化論學習的「打掉雜質」,令人噁心,連綠營蔡丁貴都破口大罵,「想不到賴清德總統的文膽這麼草包」。若這些講詞都是賴總統堅持的意思,甚至是親撰的講辭,豈不是就是罵賴總統是「草包」,文膽無辜嗎?
至於第三講談憲政體制說到,民主的問題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原來賴總統所謂之「更大的民主」,除了青鳥與黑熊,還有憲法法庭極少數的鷹犬大法官。十幾個黨派立場鮮明、唯命是從的大法官就可以稱「更大的民主」,所仗恃的不就是自己握在手中的權力與資源嗎?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更大,就是最大。這裡的辯解進一步曝露了隱藏在心裡的獨裁真相。
賴總統針對第四講國防,用憲法勉勵國軍將領要效忠國家、愛護人民。當自己費極大勁,連考古與自然界生態都用上了,講過國家之後,也沒能說清楚憲法規定的「國家」爲何時,如何要求國軍「效忠國家」?目前臺灣正處在一黨專政一人獨裁危機的前夕,莫非心中所想不敢直言道出的是「朕即是國家」,國軍效忠自己就夠了?
賴總統「以1949年古寧頭戰役及1958年八二三砲戰爲例,說明兩場戰役均爲反共護臺。賴總統老喜歡引用歷史,但抓不住歷史事實所蘊藏的內涵,又沒有基本水平的歷史感,常陷自身於困窘的矛盾。1949與1958的年頭,沒有人玩弄國家認同,又有身經百戰的蔣介石堅定的領導,舉國上下當然「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羣,不分義務或志願役,軍民合作」,國軍於是非常清楚爲誰而戰,爲何而戰,戰力十足。
而今呢?法定的三軍統帥都講不清楚自己的國家,一再玩弄國家認同與憲政體制的瑕疵,四面出擊鬥爭對手,越呼籲團結,越引發分裂,怎麼能和蔣介石比?國軍還能非常清楚爲誰而戰,爲何而戰嗎?如此領導下的國軍能有多少戰力?
其次,1949與1958年的時代距今超過70年了,大陸武器系統的種類、質量水平與投射攻擊以及殺傷能力進步到何種程度?豈是一直採購美國人的落伍裝備的國軍可望其項背?
再者,就事實基本面的本質與脈絡而言,臺灣的「反共」自始出自「一箇中國之內」的政治分歧,發展成「兩岸在一箇中國框架內」分裂對峙。是故,「反共」必須在「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框架內纔有意義。然而,民進黨與賴清德長期以來將「中國」送給了「中共」,故意營造「反共」即是「反中」的實質效果。要求應該捍衛《中華民國憲法》的國軍《反中》,不是惡意玩弄國軍,逼令國軍精神分裂嗎?
賴總統提到照顧國軍與增加軍費。照顧國軍是天經地義的,相信除了以前民進黨曾長時期大力糟蹋國軍外,沒人會有意見,但卻想要增加軍費與大陸發展武備競賽。臺灣人口不到大陸的60分之1,土地面積約爲大陸的266分之1,體量差距如此之大,人才的等級與數量根本不能與大陸相比,若兩岸武備競賽,臺灣能有多少勝算,依據常識以及近十幾二十年的實際情勢與發展趨勢就可判斷。事實上,雙方軍事實力的差距還在不斷迅速擴大,賴總統的算盤不是存心驅臺灣犬羊之羣抗大陸獅虎之師嗎?擺明了會令國軍陷入輕送性命之地,再多的福利有用嗎?
賴總統表示,中國對臺灣文攻武嚇不斷,包括高強度的灰色地帶侵擾。賴總統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此處所提到的許多項目「不實攻擊國軍、貶抑國軍、輿論戰、心理戰、營造不信任與恐懼、打擊國軍士氣」等等,已經不是單純軍備問題,是人心,是政治問題。只要政治沒搞對,人心就會動搖渙散,根本不需要中共出手。
賴總統想「從俄烏戰爭、以哈戰爭、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衝突中得到經驗」,既然提到俄烏戰爭,賴總統首先必須反躬自省,捫心自問的是,自己有沒有澤倫斯基的素質與膽識?其次,要拿出良心客觀評估,臺灣有沒有烏克蘭的戰略縱深?第三,臺灣有沒有一個歐盟可以背靠?想靠美國嗎?看看美國如何玩弄烏克蘭與歐盟再說話不遲啊!第四,臺灣有沒有承載戰爭的社會承載力,臺灣人民有沒有烏克蘭人民的戰鬥意志與韌性?第五,自己與綠營多位高官或知名政治人物的小孩都跑到美國安家落戶了,有什麼立場要求國軍拚死命,力戰中共軍隊?
如果對「以哈」與「以伊」戰爭密切關注了,應該看到以色列如何斬首對手的行動吧?以大陸現在的實力,要對臺灣特定類別人物集體斬首,應該比以色列還有能力吧?可以確定的是,一旦在可預見的未來發生這種事,賴總統一定在首擊名單之內。看看以色列斬首對象可有逃脫的吧!
賴總統指出,我國的軍事戰略是「防衛固守、重層嚇阻」, 前面已經提到,大陸武器系統的種類、質量水平與投射攻擊以及殺傷能力早已長足進步,有些長項連美國人都莫奈其何,臺灣如何「固守」?能「嚇阻」誰?沒有戰略縱深,那來的「重層」,是「雲層」嗎?如果社會結構與人心沒有承載戰爭的能力,那來的「韌性防衛」?人家的導彈已可精準打擊,飛越臺灣,從頭上垂直灌頂,海空軍已可全域四面圍攻,如何「多域拒止」?以爲這是打遊戲機嗎?「加強不對稱戰力」不就是一套美國人發明用來玩弄糊弄臺灣的代理人戰爭騙局嗎?不是一句恰恰啓發了中共,以超級海量的不對稱力量快速擊垮臺灣,以致首戰即終戰的蠢話嗎?
賴總統意猶未盡地還想着,「也要和世界一流的美軍合作、協訓與交流,大幅提升實戰化的訓練」。不要以爲接受美軍有限的、局部的訓練,就能讓國軍變成美軍一般。美軍自己使用的武器和賣給臺灣的可是天差地別!正規國軍如此,還談什麼「打造更堅實的後備部隊」?
可能受到美國人的壓力太大,賴總統一再強調國防預算,「面對中國逐年攀升的國防預算,總統提到,馬英九政府時期,國防預算並未增加反而逐年減少,國防預算GDP佔比降到約2%的水準。蔡英文前總統上任後,逐年提高國防預算,展現『強國防、挺國軍』的意願,從2016年的3596億元到去年的6068億元,提升80.74%,已佔GDP2.5%。近來舉行的北約領袖峰會,北約國承諾2035年之前,國防預算將增加到GDP5%。總統接着說,他也在上任後宣佈讓國防預算達到GDP3%以上,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蔡英文完全執政之後,國軍戰力若有了不起的進步,民進黨早就吹牛吹翻天了,還會等到今天才講?倒是在這段時間之內,舉世有目共睹的是,大陸軍力井噴式地增長,這還有什麼好說的嗎?臺灣體量如此之小,要和大陸進行武備競賽,GDP3%以上夠嗎?美國有人喊到GDP10%,做得到嗎?就算做到,夠嗎?老百姓的生活會如何?
向美國一邊倒,賴「總統感謝美國政府持續落實對臺承諾」。真有些不知所云。給了美國200億美金的貨款,卻不見美方發貨,連基本的商業規矩水平都沒有,這是什麼樣的承諾?還是超級剝削?長期持續如此,要感謝什麼?
賴總統表示,「國防即國安,但立法院卻凍刪國防預算,令人惋惜。」這裡說的國防是指軍事武力相關事項,這其實只是國安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真認爲「國防即國安」,那就是對國安沒有基本概念。沒有國安基本概念的人出任三軍統帥,指揮國防,不是天大的國安漏洞與國防災難嗎?說「立法院卻凍刪國防預算」,究竟刪了什麼?爲何刪?是不是該指明說清,纔是說話負責任的表現?7月2日一早媒體已報導,這項指控已被在野黨立委拿出白紙黑字證據戳穿,實爲一句糊弄人民的謊言。身爲總統屢屢使用不實的謊言亂講,不是最大的國安問題是什麼?不要以爲川普可以,你就當然可以。臺灣不是美國!
賴總統又強調,「透過實力才能達成真正的和平」。說得好,這應該是學美國人peace through strength的中文版說法。這裡的實力顯然是指軍事實力,那是不是應該要先不自欺地掂量自己的實力?如果實力不足,又在內部製造分裂,對外挑釁找打。請問,哪裡會蹦出「真正的和平」?不是癡人說夢嗎?是騙自己,還是騙人民?不論那一種,都非常惡劣的行徑,都會置臺灣人民於不可預測的險境。
(作者爲政大國發所博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