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駿專欄》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必須貫穿過去、現在與未來
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會中最被大篇幅討論的就是兩岸路線,究竟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問題出在那裡,應如何重建呢?(姚志平攝)
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會中最被大篇幅討論的就是兩岸路線,因爲自馬英九執政末期迄今,在兩岸路線上黨內與社會爭議不斷,從「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逐步退卻到只講「九二共識」,省略「一中各表」,到近一年少提「九二共識」,這次主席選戰辯論會中,民調領先諸人又突然重新高舉已經失敗超過10年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擁抱失敗不能不說這是非常奇怪的現象。一般認爲,國民黨的兩岸路線錯亂令其錯失2020與2024兩次大選有可能得勝的機會,不能否認有相當程度與部分屬實。究竟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問題出在那裡,應如何重建呢?
根據事實,「九二共識」在中共方面,隨時間的推移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在國民黨內各人解讀不同,有當年參與其事者投書媒體,直言沒共識者,國、共之間各有各的說法,也不相同,如何能說有共識而說服今日的臺灣人民接受?
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前面四字明顯就不過關,「一中各表」中共從未承認接受,「一中是中華民國」與現實落差極大,脫離事實基本面,非但說服不了人,還會招致反對者民進黨無盡的嘲笑挖苦,無法還手,越還手,反擊力道越大,越顯得自己阿Q得嚴重。
「一中是中華民國」只能暴露國民黨以一廂情願的幻想欺騙人民的真相,沒有人願意被騙,把人民當傻子,最後必定是自己傻,所能號召的羣衆只會減少,不會增多,而且不斷找糗。殷切期盼的合作對象白營精神領袖柯文哲在2023年就公開將「九二共識」比喻成大便,可見一斑。
國民黨要坦誠面對一項事實與現實,「九二共識」確實是與「一國兩制」完全不同的兩碼事,但不可否認的,也確實是引導臺灣邁向「一國兩制」的指路牌。口口聲聲反對一國兩制的國民黨人能否認嗎?依然高舉「九二共識」,如何自解於臺灣人民?
簡單地說,事實基本面是有力量的,國民黨的兩岸論述扭曲甚至脫離事實基本面,非但無法乘御事實向量力,反會爲其所傷,自馬英九執政以來的事態發展已經證實了這個論斷。事實上,論述的錯誤早在馬英九上臺前就存在了。
然而,事實是複雜的,多層次且多面向的。要先站對位置,要穩妥地站在統攝力最強的事實基本面之上纔會對自己有利。當年兩岸香港會談中,雙方「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堅持一箇中國原則』」,這是共同的行爲,但共同的「客觀行爲」不必然產生「主觀的共識」。
然而,當時雙方各自堅持的「一中原則」之間存在領土的高度交集,即今日兩岸領土的聯集合。是故,真正的「九二共識」是「兩岸同屬一箇中國」,不能多也不能少絲毫。這一個中國不是中華民國,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一個經過歷史發展積澱出之主權完整之地理上的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是此主權範圍內的兩個互不隸屬的政權,因爲互不隸屬,所以對等,這是客觀事實,不需要主觀認證或同意。不過,自古以來,這個對等是可以人爲打破的,不可能俟百代而不毀的,這是歷史客觀規律的現實,不以個人意志爲轉移,這是體量小的一方要特別留意的。
同時,兩個政權存在於且屬於一個主權範圍之內,兩者之間無論如何不可能是主權之爭,所爭的只是主權代表權,不是主權本身,所有論述不適用且不該出現主權的概念。因此,在兩岸中,「捍衛中華民國主權」與「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是滋養臺獨的錯誤命題,特別不適合國民黨,本人近幾年已多次投書媒體分析討論其誤謬,此處不再贅述。
國民黨常用「憲法一中」反臺獨,但忽略了對岸也有「一中憲法」,兩岸的「憲法一中」都是「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部分集合,力道有限,特別是體量特小的臺灣方面的「憲法一中」日愈吃癟,乃是理之自然與必然。是故,國民黨若始終固守「憲法一中」,不知進取,妄想千秋萬世維持現狀,每天倡言尊重主流民意,自陷於臺獨營造出的主流民意陷阱而不自覺,是必然搬鋼砸腳;聲言反臺獨,其實成了最大的助獨者,自陷矛盾,自失立場,那會有號召力與競爭力?若以爲重拾「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失敗路線,可於2028重返執政,恐怕只是一廂情願的空想幻想。
爲國民黨計,應勇敢地站上「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戰略制高點,採行「一箇中國,事實表述」的方法,根據事實論述「一箇中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事實(當然同時隱含着「一箇中國不是中華民國」,至少把中共拉下到對等地位)。在縷述清朝之後的現代中國迄今的發展中,只要根據事實論述,不編造,不扭曲,不遮掩,有過必錄,不混淆政權與國家概念,自然會呈現中華民國政府對當今「一箇中國」的空前偉大貢獻,且彰顯中共不可取代篡奪或令其擔心汗顏的光輝功績。
只要是根據事實,就能站上歷史正當性的制高點,紅綠兩方若敢嘲諷挖苦攻擊,國民黨左右開弓的反擊力道就越大,不會再陷於紅綠兩面夾殺的困境,反而奪回主動權。此外,只要根據事實向臺灣人民說兩岸事態與性質的實話,就能卸下不必要的包袱。
國民黨要先敢於且能夠在根據事實基本面的論述上與中共分庭抗禮,纔有要求對等尊嚴的資格,也纔會獲得對方的尊敬與臺灣人民的喝采及支持,纔有真正反對打擊臺獨的條件與實力。如此打開局面,還怕找不回對兩岸事務的主導權嗎?
時代必然不斷向未來推移,僅僅做到「一箇中國,事實表述」,只是交代了迄今的結果,這隻做了一半的工作,另一半工作涉及未來。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未來的願景最能觸動引發人心的嚮往,國民黨必須依據人類文明發展階段與願景,提出「一箇中國的願景」,勾勒出所希望發展出之未來中國的願景,此「願景」與「一箇中國,事實表述」交替使用,可共同作爲日後兩岸對話的指導綱領與方法。我們不但要避戰,更要消蝕兩岸戰爭的因子,讓臺灣人民能享受到「真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屆時,還需要擔心臺獨分離主義嗎?
人者心之器也,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改變,政治必變;軍事向來爲政治服務,政治改變,軍事部署也隨之改變。臺灣沒有與大陸武備競賽的條件,「不對稱作戰」必然對大陸有利,「豪豬計劃」最終必然是「死豬計劃」。因此,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必須要着眼聚焦於人心的「政治戰略」,這些人心依序包括臺灣人民、大陸人民與海外華人,乃至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心。
國民黨若不改變,只能繼續糊里糊塗地漂流沉淪,必須改變,改變未必一定能保證獲致好結果,但纔能有勝選希望。形勢是客觀的,成之於人,力量是主觀的,操之在我,改變是好是壞在己不在人,全看國民黨人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
(作者爲政大國發所博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