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衆黨替國民黨解決「兩岸論述包袱」

▲黃國昌暨民衆黨在藍白合之後出現了一個藍白兩黨過去從沒想過的功能,那就是替國民黨解決了兩岸論述的包袱。(圖/記者屠惠剛攝)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專任教授

罷免25席大失敗全軍覆沒後的兩天,滿多焦點放在檢討賴政府暨綠營在罷免過程中怎樣失職,本文從民衆黨在這一次怎麼助攻被罷國民黨立委的角色扮演來切入。

基本上這一次的罷免選舉標誌的就是「罷方反共vs.反罷方救民生」,結果是後者大獲全勝,先姑且不論罷免的雙門檻(同意票達選民1/2、同意多於不同意)本來就不容易通過,與選前青鳥同溫層太厚有過高期待,其實黃國昌暨民衆黨在藍白合之後逐漸出現了一個藍白兩黨過去從沒想過的功能,那就是替國民黨解決了兩岸論述的包袱。

這次大罷免對抗 許多的中間選民、白營選民加入反罷方

這個綠vs.藍白的對抗結構大概是長成以下這樣:

地方派系與利益/重民生/淡化兩岸(藍白合就會大於綠)

VS.

臺灣人共識/提升國防/反共(美國支持再加上中共助選)

細談這個對抗結構之前,我們先來發掘一個趨勢:藍白合就會大於綠。看看這次高虹安的不同意罷免票高達12萬4360票,比起她在2022年當選市長的得票數9萬8121票還多。

更有趣的是高在這次罷免案中不同意罷免的得票率是59.03%,如果把2022年她競選新竹市長時,藍(林耕仁)白(高虹安)的票數相加,會佔投票數的63.09%,「不同意罷免投票率」比「2022年市長得票率」低了約四個百分點。也就是高虹安高水位的不贊成罷免票數,幾乎就是藍白合的傑作。

相同的概念,桃園第5選區的呂玉玲,這次反罷的得票率是62.09%,而她在2024年立委選舉時遇到民衆黨推出賴香伶相爭,把當時藍白的選票相加,則有65.33%的得票率,與這次罷免票的百分比相當接近,反罷勝利又是一次藍白合的結果。

臺東黃建賓更有趣,2024年時該選區因爲綠營分裂,綠營由「百九仔」賴坤成披掛上陣,對上脫黨參選的劉櫂豪,把當時黃與劉的票數相加的得票率是60.08%,而這次黃建賓不同意票的比例是62.29%,也相當接近。

至於被罷24席中其他選區,不但在2024年立委選舉中藍白支持者加總可能延續到這次罷免案成爲反罷方,24席中絕大部分的反罷免方得票率還高於2024年這些被罷藍委的得票率。

換言之,這一次除了藍白合,中間選民有許多加入了反罷方。在筆者所計算的結果中,2024年立委選舉被罷立委的得票率與這次反罷方的得票率相近的有:北3王鴻薇、北7徐巧芯、新北1洪孟楷,代表着這三席沒有吸引到中間選民或民衆黨支持者來一起反罷免,只是迴歸基本盤。

再重述一次,在這次24席的被罷立委當中,許多的中間選民、白營選民都加入了反罷方,縱使在綠營欲罷免的頭號公敵的傅崐萁的選區也是如此,傅2024年拿了53.79%的選票當選立委,而這次的反罷方得票率更高有57.15%。

▼在這次24席的被罷立委當中,許多的中間選民、白營選民都加入了反罷方,縱使在綠營欲罷免的頭號公敵的傅崐萁的選區也是如此。(圖/翻攝自Facebook/羅廷瑋)

爲何國民黨能在親共立委口號下全身而退?

國民黨過去因爲跟中國千絲萬縷的關係,又不願意放棄九二共識的情況之下,每每遇到選舉只要跟對岸牽扯上,十次選舉九次陷入苦戰,但爲什麼這一次可以在罷免親共立委的口號下全身而退?

原因有兩方面:

第一、 國民黨在朱立倫與傅崐萁「朱傅體制」之下,把24席選區的組織盤動了起來,再加上盧秀燕與蔣萬安正藍的「儲君」投入之後,把屬於藍軍的選民全數召回。

這次罷免選舉創了一個先例,在以前的罷免案中,罷免案要成立通常達五成投票率是其中要件之一(王浩宇、韓國瑜是兩個例外),例如立委陳柏惟的投票率是51.72%通過罷免。也就是投票率與罷免通過呈正相關。但今年的罷免案全數未通過,投票率大多高達五成,傅崐萁案甚至衝破六成。反而變成投票率與罷免失敗呈正相關。由此推論藍營選民的動員大於綠營選民。

第二、 雖然社會上臺灣人認同維持在六成,同時反共其實不用過度強調大部分臺灣民衆也都認同,但不只藍營選民,也包括許多中間選民不認同以「大」罷免作爲訴求,以包裹的途徑認定只要是藍營立委就是親共立委。把反共與大罷免連結起來,令許多就算過去覺得國民黨親中的選民,也覺得與「本案無關」。

事實上,罷免案初期比較是連結國民黨立委亂刪預算與國會擴權,但在曹興誠提出反共訴求、賴總統也在團結演講呼應之後,大罷免正式連結反共。在反罷民衆眼中,罷團與綠營挑了一個錯誤的戰場講一個對的議題。反罷方甚至認爲綠營在臺灣內部找敵人,製造社會分裂。

但這裡的關鍵在於,上述第二點過去藍委要撕掉舔共的標籤不容易,除了「反共罷免」太牽強之外,近期有幾個轉折點讓民衆黨助攻把反共訴求成功轉化爲「民進黨獨裁」與「民生更重要」。

第一個是柯文哲被收押並一再續押;再來是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被收押。黃國昌不但力挺柯文哲,指控檢方查不到金流卻不斷押人取供,黃也認爲黃呂被續押是「不可思議、沒看過這樣辦僞造文書」。儘管收不收押是檢察官與法官的權責,但藍白陣營普遍瀰漫着賴清德政府操控司法的印象。

第二個是今年六月館長搖身一變成爲中國人跑到上海展開6天5夜的「大陸尋奇」。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此行與他在臺灣的建身房生意已經不好,爲到中國開拓市場做準備。不過此行流量驚人,與汪小菲合體線上直播人數一度破40萬人,五天累積觀看次數破2,000萬次,光是直播抖內就超過135萬元,總收益達新臺幣500萬元。這代表着臺灣有好多的小草與在DCARD上討厭民進黨的年輕人,對於綠營抗中保臺已經喊太久了之後所產生的厭倦感。

再加上回復義務役、低薪、高房價、通膨給廿、卅歲年輕人長期以來所帶來的沮喪與不滿。儘管今年賴總統很紮實地推萬安與漢光演習廣獲國際媒體讚譽,但很不幸的很多支持反罷的民衆並不在這個愛國情操當中。

臺灣民衆黨從柯文哲創立本來就是一個臺北黨、一個都會黨,對兩岸論述向來是很空洞的,只能用沒有任何意涵的「兩岸一家親」來含括其統獨立場。

但不可諱言的是,從2019年創立至今已14歲的民衆黨,從早期由民進黨支持而來,到後來柯與新潮流翻臉,再到柯被羈押進入到黃國昌主席時代,的確已經養出一羣去綠化的小草。他們的聚集地在DCARD,對美國不見得有好感,對中國不見得這麼討厭,雖然本質上也是「天然臺」,但兩岸議題他們認爲是可以擱置的,否則像民進黨那樣不斷「草螟弄雞公」,早晚會讓臺灣變成烏克蘭,到最後上戰場的還是這些年輕人。

很弔詭的是這樣的論述與立場如果出現在國民黨立委身上,絕對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但因爲由黃國昌主發並且在反罷方不斷就內政問題攻擊賴政府與柯建銘,成功的替國民黨解決了這次的兩岸論述包袱。

結語

但筆者要提醒的是,臺灣的選舉從來都是鐘擺的。2016年蔡英文當選,換來2018年韓國瑜的崛起,當國民黨以爲2020年國民黨就會執政時,換來蔡英文的連任與韓國瑜被罷免。

同樣的,這次罷免案一席都沒過,也不代表國民黨將來不拋棄九二共識就可以被選票市場接受,也不代表國民黨領導階層許多成員可以擺脫外界對其買辦與傾中的檢視。

至於賴政府,則需要更細緻與精準的反共論述,的確也不是每一個非綠營立委都是共匪,朝野之間展開對話還需要賴總統先遞出橄欖枝。

▼賴政府需要更細緻與精準的反共論述,朝野之間展開對話還需要賴總統先遞出橄欖枝。(圖/記者林敬旻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