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懋專欄》民進黨的「自助餐史觀」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8日在烏山頭水庫舉辦八田與一技師逝世83週年追思紀念會,賴清德總統在八田與一銅像前獻花。(圖:八田與一紀念會主辦單位提供)

稍早,賴清德總統在臺北賓館慶祝歐戰勝利、譴責侵略後,又立刻趕到臺南,去紀念侵略國日本帝國的殖民官員八田與一,哽咽中表示感念。賴政府對戰勝國和戰敗國、反侵略者和侵略者通吃,乍看好像特技表演,其實這正是民進黨的政治風格。

最近,旅臺日本作家本田善彥提到,有臺灣朋友形容民進黨的史觀好像「自助餐」,所有的歷史論述,包括性質敵對的,都只是桌上鐵盤裡的不同菜色,民進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挑哪一種菜色,或者吃多少分量,然後全部放在一個餐盤裡,滿足自己的口欲。這個形容詞實在太有創意了,文化部應該給予補貼。

慶祝歐戰勝利,習近平提到開羅會議確定臺灣屬於中國主權,是二戰的成果。陸委會立刻反駁說:「中華民國政府與全體軍民在抗日戰爭中付出無數犧牲奉獻,共同反侵略、護家園,最終取得抗戰勝利,…無論是《開羅宣言》或《波茨坦公告》等具國際法效力的文件都已確認中華民國對臺灣的主權。」陸委會等於承認臺灣迴歸中華民國的國際法合法性,所以光復節放假非常合理,然而民進黨立委在放假一事上全部投反對票,一些立委甚至說「再殖民」,非常生氣。這裡我們就看到民進黨政府的自助餐盤有兩道味道完全相反的菜,但他們很自在,吃了不會拉肚子。

紀念八田與一的事情也是一樣,日本統治臺灣時把臺灣當成糧食和經濟作物供應地,所有的基礎設施和人力運用都是爲了達到此目的,嘉南平原的地理環境適合大量生產稻米和甘蔗,所以需要大的水利設施,這是興建嘉南大圳的原因,八田只是執行這項工作的日本技術官員。

水庫和灌溉渠道蓋好後,稻米和甘蔗的產量當然大幅提升,不過這跟農民的生計是沒有關係的。在生產的過程中,臺灣佃農扮演農奴的角色,連用水都還要交水費,辛苦種出來的作物都被強迫低價徵收,還要繳稅租給地主,生活在赤貧的狀態,嘉南大圳實際上強化了對臺灣農民的剝削,受到「臺灣農民組合」強烈的批判。

至於說八田是多麼偉大的工程師,讓臺灣人擡頭仰望,更是一派胡言。日本總督府在臺灣只設立中學水準的工專,訓練臺灣人成爲修理工。日本戰敗前兩年,臺北帝大才設立工學院,山窮水盡的時刻,沒有師資、沒有資源。半世紀的殖民統治,沒有一個臺灣人高級工程師、測繪師、機械師、建築師,一個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工程師怎麼可能不特別傑出呢?

尤其是今天,中國的航天和AI技術遠遠領先日本,只有寶貝蛋的臺灣人纔會覺得自己不行。日本佔領菲律賓時大肆殺戮,要掠奪菲律賓的資源時,又派八田去「愛菲律賓」,結果船隻被美軍炸沉喪失,算是提前被「轉型正義」。

民進黨的自助餐史觀,自己享用其樂無窮。不過這也證明了他們並沒有中心信念,沒有思想和人格的忠誠,只要有好處就儘量撈,沒好處就儘量躲;沒有獻身精神,唯一能夠精神動員的只有地域情感和恐共心態,但那種淺薄的心理面對事實真相時,立刻土崩瓦解,所以黑熊學院沒辦法拿槍打仗,只能賣救難包。

臺灣社會被民進黨教成缺乏恥感,爲了權和錢什麼話都可以說,什麼事都可以做,培養出一大羣的詐騙人才。至於被賴清德邀請來出席的日本友人,之後也會體會到他們只是民進黨自助餐中的「一道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