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國民黨做小了孫中山(朱駿)
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百年紀念日將至,國民黨開記者會宣佈將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張睿廷攝)
孫中山領導革命運動,終結了中國超過2000年的帝王專制,是中國史上更是近代中國史上的巨人之一。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逝世100年的日子,國民黨將舉辦一系列的活動「緬懷紀念中山先生的精神」。在國民黨聲勢處於低迷與前景茫茫的關頭,重新反芻孫中山創黨留下的理念資產,順帶檢視自己過去的歷史,未嘗不是找到該黨幾十年來逐步衰落之原因的可行方法之一。
然而。從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2月20日的〈「總理孫中山先生逝世百年」國民黨舉辦系列活動緬懷紀念中山先生的精神〉新聞稿,看不出有反芻理念與檢視過去的跡象,反而有自我矛盾,做小孫中山的嫌疑。
新聞稿開頭指出:「在這樣特別的日子,…用實際的行動緬懷、紀念我們的總理,彰顯這一百年來,中山先生的精神如何影響我們,造福世界。」在接着的一段說道:「呈現孫中山先生努力進前、與時俱進的精神,探討三民主義在當代的實踐,尤其要彰顯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思維在臺灣的落實。」
「造福世界」是何等偉大的功業,是不是應該列舉項目,請大家告訴大家?何以迅速萎縮成「在臺灣的落實」?國民黨當局沒有知覺到「世界」與「臺灣」之間的落差非常巨大嗎?一位造福世界的巨人瞬間變成只在臺灣落實的侏儒,不是有自我矛盾的現象嗎?孫中山天上有知,情何以堪?鬼都不信「用實際的行動緬懷、紀念我們的總理」,倒是做小糟蹋了孫中山吧?
其次,孫中山遺囑開頭就說:「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國民黨只提到「世界」與「臺灣」,中國跑哪裡去了?侈言的「與時俱進的精神」根本是故意遺忘中國,還是中國國民黨嗎?還是一幫欺世盜名且欺師滅祖的假貨?
副秘書長李彥秀特別介紹這次總理逝世百週年活動,將「結合青年創意、民間資源以及社會連結推出的文創小物以及出版品,將會在展覽以及各項活動出現,讓大家不止來參與活動,瞭解中山先生的精神,看見中山先生的遠見,更要中山先生的精神帶回家。」
如果是藉孫中山搞文創小物,可想而知此處的出版品與文創小物的檔次相去不遠吧?這些小物與出版品就能令人「瞭解中山先生的精神,看見中山先生的遠見,更要中山先生的精神帶回家」。不禁令人懷疑,國民黨是否瞭解了「中山先生的精神」,看見了「中山先生的遠見」,家中是否有「中山先生的精神」?不只李彥秀,國民黨有幾人真正讀過三民主義?吃透了其中的精神底蘊?令人懷疑。
國民黨的規劃還有「因此製作用環保袋的方式,凸顯出中山思想中永續精神在當代的落實」,一個環保袋就能「凸顯出中山思想中永續精神在當代的落實」,真是匪夷所思,偉大到不行的創意。恰恰反映出對孫中山思想與精神的無知與輕慢,只是以「中山思想與精神」爲概念玩弄羣衆,實際上也胡亂玩弄了孫中山。
李彥秀還指出:「我們結合社會資源,推出總理中山先生的海洋深層氣泡水,限量推出,希望大家飲水思源之外,更感受到中山先生在飄洋過海,在國際間奔走,宣揚革命精神的努力。」「海洋深層氣泡水」與「中山先生在飄洋過海,在國際間奔走」風馬牛不相及,兩者之間有什麼事實與邏輯的關聯?荒誕不經的瞎扯連結不是令「緬懷、紀念我們的總理」成爲氛圍錯亂、極不莊重、嚴重離題的活動嗎?
國民黨辦這樣的活動顯示出對自己的黨史與創黨理念根本不重視、不研究、不發展,什麼東西都只想「拿來就用」,而且僅有隨便亂用的水平,這樣素質的黨怎麼可能營造出令人佩服向心的形象?人必自侮而人侮之,國民黨長期以來就不斷地犯這個錯誤,始終沒有自覺,不斷持續犯錯。痛哉!哀哉!
回顧晚清以來迄今的中國歷史,能如孫中山寫出《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實業計劃》等等全面性、系統化、戰略層級之建國論述者找不出第二人。我們若不犯「以今論古」的方法論錯誤,回到當時的歷史條件做評價,孫的思考與論述固然不能十全十美,但極具開創性內涵,走在時代的前沿,具有戰略延伸性,應已爲百年來中國史所證實,勿庸置疑。
然而,誠如章學誠所言:「事變之出於後者,六經不能言。」同樣地,「事變之出於後者,中山不能言。」若談具體內容,孫中山當年所說的許多內容已經過時,但當時的內容蘊含一種強國利民、復興民族的志向、情懷與精神,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國民黨人若有出息,應該重新虛心仔細研讀孫文學說的內容,提煉出有戰略高度之跨時代的思想與精神,以新時代的思維方式與概念寫出與時俱進的具體新論述,發揚孫文學說的靈魂與精神,充實拓展其戰略延伸性。國民黨若能夠以孫中山的志向、情懷、思想與精神爲基礎,發展新論述,必然能夠襯托出民進黨胡說八道的膚淺與醜陋;若是有了孫中山的榜樣卻做不到,或根本不願做,就是自己膚淺與醜陋,做小了孫中山,結果就是自己變成了今日兩岸間的小三黨,怨不得人。是到了該深刻反省改過的時候了。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