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示警:穩定幣恐被過度炒作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微信公衆號引述周小川發表文章,從6大方向評論穩定幣。他指出,從央行的角度看,目前有兩點擔憂,包括「濫發貨幣」,即發行方在缺乏真實100%準備金的情況下發行穩定幣,也就是超發;二是出現高槓杆放大,即發行後的運轉會產生貨幣乘數放大效應。儘管美國和香港都已有所關注,但控制力仍不足。
文章指出,穩定幣的放大效應有三個可知的典型管道,包括存貸管道、抵押融資管道和資產市場交易(可額外購入或重估發行準備資產)管道。所以需要由監管者對已發行穩定幣的實際流通量進行統計和計算,否則無法確知可能的兌付風險規模。穩定幣的放大乘數效應也將爲舞弊及操縱市場提供機會。
發行角度來看,如果本土和跨國支付的吸引力不足,則最有可能聚焦的應用在於資產市場交易,特別是虛擬資產交易。這類市場中的某些資產具有較強的投機屬性,容易被炒作推高價格,從而爲穩定幣的發行帶來吸引力,更何況某些虛擬資產又反過來可充當合格或半合格的穩定幣發行準備。
金融方面,並非大量金融服務都適合去中心化,能透過去中心化方式實現效率大幅提升的金融服務並不多。作爲技術基礎的代幣化的真正需求究竟有多大,也需要冷靜估算。此外,若缺乏足夠的需求場景,穩定幣未必能進入有效流通,即有可能領了發行牌照卻發行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