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陳豊豐 將高檔整理

中信投顧總經理陳豊豐。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創新高轉橫盤震盪,目前以上揚月線與指數新高爲基準,大致形成波段上三角收斂型態,向上突破需伴隨跳空或長紅方屬有效,向下暫以月線爲支撐依據,期間均屬區間整理。短線臺股評價約20倍已達歷史高檔,愈逢高則空間愈有限乃無庸置疑。

融資有斷續增加之勢,而借券亦有進三退一的感覺,而外資買超在近三個交易日回溫,縱使是印刷電路板(PCB)族羣股票震盪,市場人氣依舊旺盛,成交量穩在4,000億元上下,人氣不欲退散,持續換檔攻擊。

權值股壓陣,指數穩定度高,而個股穩定度未必,就像節目高潮似乎已現,而觀衆仍在流連。

在過去兩週,多家科技巨頭公佈財報,市場對AI發展的樂觀與挑戰並存。其中在伺服器與硬體方面,戴爾(Dell)和HPE的財報均顯示AI伺服器需求強勁,營收超出預期;但傳統IT硬體需求依然疲軟。

這凸顯出企業正將預算從常規IT支出轉向投資生成式AI,AI基礎設施的建置是目前最明確的增長動能。

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財報亮眼,其AI相關營收年增近三倍,並上修全年財測,再次印證AI晶片及相關網路產品的需求極爲強勁。

Credo上季營收年增274%,每股稅後純益(EPS)0.52美元,均遠超預期,AI資料中心高速連接需求爆發。

然而,軟體巨頭Salesforce(CRM)雖然AI產品線看好,但給出的財測卻不如市場預期,引發股價大跌,這反映出企業在導入AI軟體應用時,仍需時間評估實際效益與成本,從硬體建置到軟體應用的普及存在時間差。

總體而言,AI硬體需求尚無虞,但軟體與周邊的全面爆發還需要時間,市場正從「全面樂觀」轉向「成本效益、審視落地」的階段。

聯準會(Fed)9月降息機率高達九成,且年底前(10月或12月)再降息1碼機率約八成,降息不僅可補充股市資金動能轉強,殖利率降低更能使中小型企業直接受惠,借貸成本降低,有利其營運復甦並重返成長。

因此近兩年高利率環境下,大型藍籌股一枝獨秀主導股市的情況,有機會轉變爲全體欣欣向榮格局。

此由S&P500與臺上市指數創高轉橫盤震盪之際,羅素2000與OTC指數連日收紅續創波段高可見一斑。

雖然國際盤勢與臺股均面臨評價偏高疑慮,明年輝達、超微等GPU及ASIC業者新品量產,將支撐美股、臺股企業獲利年增雙位數更甚今年,有利於評價提升。

投資錦囊

短線以價差爲主靈活操作,長線逢低可偏多佈局,建議留意族羣包括AI供應鏈、高速傳輸、光通訊、先進封裝測試、特用化學、軍工航太等,風險端留意美國總統川普政策、輝達產品規格變化、日圓利率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