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爲大罷免添柴火 司法淪落打手
中國時報社論
大罷免進入朝野對決,繼搜索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的「競選小物」之後,臺南地檢署20日指揮台南市調查處,針對一階連署出現「亡靈大軍」造假,搜索臺南市國民黨黨部,國民黨痛批民進黨走火入魔,進行司法追殺;同一天,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爲京華城弊案出庭,當庭炮轟黨檢媒一體,飆罵檢方拿不雅片威脅「不要臉」,接連的政治性矚目案件再度讓檢方辦案公正性受到考驗。
檢調忙翻天 劍指在野
「亡靈大軍」出動非首例,2018年國民黨發動「反空污、反核食、反深澳」等3項公投提案,中選會清查後發現,連署出現筆色相同、字跡近乎一樣的情形,更查出有165名「已身故」民衆參與連署,當時中選會喊告,後來由臺灣團結聯盟出面告發時任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涉嫌僞造文書及違反《公投法》,不過,未見檢調大動作搜索約談,案件也無疾而終。
2023年有意獨立參選總統的郭臺銘,其競選辦公室遞交103萬6778份連署書,經中選會查覈,不合規被刪除有13萬5642人,其中,5271人是在連署前就已身故的亡者,中選會隨後向臺北地檢署告發「亡靈大軍」涉嫌僞造文書。北檢分案啓動偵查,低調傳喚3名具狀代表人到案說明,最後認定被連署人無權要求民衆出具證件覈實才能參加連署,也無具體事證,將全案簽結。
這次民進黨發動大罷免,儘管一再強調是公民團體自主行爲,但從去年2月立委就任,民進黨和公民團體即藉由青鳥行動爲大罷免鋪路,接着透過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累積動員能量,國民黨雖傾全黨之力挺謝成功,但明眼人都知「拆樑」只是民進黨牛刀小試,當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喊出「大罷免」之後,就是全黨進入戰鬥階段。
然而,國民黨仍沉浸在國會多數席次勝利的氣氛之下,對於各地民團發動的罷免案不以爲意,等到各地罷藍委已成氣候,再想「以罷制罷」已來不及,尤其中選會公佈罷免成案結果是35:0,讓國民黨潰不成軍,民進黨此刻乾脆不演了,除了組律師團發動法律戰,也透過下鄉宣講及各地黨公職動員連署打起組織戰,乘勝追擊。
從法律面來看,過去《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確實無法杜絕「亡靈大軍」情事,但因爲相關名冊資料都必須經過各地選委會審查剔除,對罷免案成立幾無影響,而爲避免大罷免後變「大告發潮」,在野黨通過修正《選罷法》要求民衆檢附身分證影本才能提議與連署罷免案,立意良善,卻仍被民進黨操弄爲限制人民權利來替罷免添柴火,不僅挖洞給對手跳,更是要利用大告發的司法利刃,砍向對手陣營。
選擇性辦案 民怨沖天
從政治層面觀察,目前罷免藍委進入二階連署階段,罷免綠委則是持續補件,臺南檢調選在此刻出手且直搗國民黨地方黨部搜索,不免讓人質疑如此高調是否故意要向社會釋放政治訊息,恐嚇藍營支持者不要參與罷免,製造寒蟬效應?就如同檢方過去在大選前就赴陸旅遊民衆祭以《反滲透法》偵辦,卻在選後多查無實據簽結,不僅干擾選舉公正性,也徒增司法爭議。
尤其國民黨團推出「反廢死」、「反戒嚴」兩項公投案來反制罷免,中選會主委李進勇直言,公投應該是要求政府廢除現有政策,國民黨這次卻是要求政府不要做現在沒有的政策,「即便通過也無法依《公投法》發生效力」,纔剛要推出,就已先將國民黨團判決死刑。
由此而知,府院黨甚至是司法機關已對大罷免全面宣戰,臺南市國民黨黨部遭搜索絕不是單一個案,國民黨沒有籌碼繼續看熱鬧了,說要「以戰止戰」就要有戰鬥的樣子,全黨尤其是執政地方縣市首長應全力配合,阻止惡罷成案,否則只有坐等惡罷後果。
在賴政府濫權下,司法不公會是壓垮民主的最後一根稻草,民衆對檢調選擇性辦案早已怨聲載道,並對查辦民代助理費案及陳啓昱等綠營人士的縱放案咬牙切齒,更別說「鮑魚聞人」鍾文智、「百億賭王」林秉文在司法眼皮下還能落跑。司法人員不應當政黨打手,也不該成爲扼殺司法獨立的劊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