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爲什麼能談下來?丨大象時政+聊會兒

聊個大事,全世界都在等的消息《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今天發佈了。

先說重點,中美雙方的關稅談了下來。雙方承諾將在5月14日,也就是本週三,將對等關稅降回34%,同時其中24%的關稅在90天內暫停實施,期間還會進行談判,目前雙方對等關稅只按原關稅的基礎上增加10%計算。

從今年4月2日開始,美國將對華“對等關稅”稅率從第一輪的34%先後提升至84%和125%。而這一輪談判下來,美方取消了共計91%的加徵關稅,中方相應取消了91%的反制關稅;美方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中方也相應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

在關稅問題上一度強硬到瘋狂的美國政府爲什麼突然鬆了口?回過頭我們來梳理一下關稅戰這段時間中美雙方的情況,或許能有些發現。

根據統計,4月份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5.6%,進出口雙增長規模創歷史同期第二高;從巴西出發到寧波舟山港的大豆船同比增加了48%;德國寶馬集團董事長一個月三次到訪中國;5月6日,中方和歐洲議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等等一系列事件都和美國無關,但都向美國說明了一個事實:東方不亮西方亮,我何必單戀你這一枝花?

反觀大洋彼岸的始作俑者,雖然是主動舉起了關稅大棒,但不僅沒能亂了我們的陣腳,似乎自身內部也沒達成一致。前不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向全美髮布視頻,抨擊美政府關稅政策導致美國進口受阻,很多“madeinchina”的商品買不了了,直接影響普通人日常生活,導致物價上漲、港口停滯。

與此同時有意思的是,很多網友把這次談判和幾乎同一時間發生的印巴衝突聯繫了起來,我們都已經知道,巴方使用的我們國產戰機殲10在空戰中擊落了印方駕駛的陣風戰機。兩者到底有沒有關係不得而知,但他們都說明了一個問題,有了實力纔有資格講道理。

這不禁又讓人想到在2021年中美戰略對話中,楊潔篪向美方嚴厲提出“你們在中國面前沒有資格說,你們從實力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時隔四年,這句話已經被多次印證,完美詮釋了我們一直以來的立場和姿態: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打鐵還要自身硬,做好自己的事,纔是打贏“貿易戰”的根本要義,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史博翰 鄭凱 劉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