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啤酒、鋼品傾銷輸臺 財部:7月起課臨時稅四個月

財政部公告後60日內將完成是否存在傾銷的最終認定。聯合報系資料照

來自中國大陸的啤酒與熱軋扁軋鋼品被發現以低於公平市價的方式傾銷到臺灣,對相關產業造成損害,爲保護國內業者,財政部27日公佈,將從7月3日起,對上述兩類產品課徵臨時反傾銷稅,爲期四個月,以防止產業在調查期間進一步受損。

根據財政部關稅稅率審議小組6月26日會議初步調查結果,中國涉案企業均存在傾銷行爲,並依據不同廠商課以不同稅率,在啤酒反傾銷案中,百威雪津相關製造商與出口商課徵33.85%;麒麟啤酒(珠海)有限公司爲13.13%;其他中國製造商或出口商則高達64.14%。

在熱軋鋼品反傾銷案中,寶鋼系(包含寶山鋼鐵、湛江鋼鐵、梅山鋼鐵)課徵16.90%;其他中國製造商或出口商則爲20.15%。

關務署進一步解釋,根據《平衡稅及反傾銷稅課徵實施辦法》,臨時稅僅爲調查過程中的初步措施,接下來,財政部需於公告日起60日內完成是否存在傾銷的最終認定,並由經濟部於40日內判斷傾銷是否確實損害國內產業,最終是否課徵反傾銷稅,還須評估對我國整體經濟利益的影響,由審議小組綜合決定。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