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大陸鋼品啤酒傾銷 損害臺廠
陸制啤酒與陸制特定熱軋扁軋鋼品反傾銷案,經濟部初步調查認爲,確實造成國內產業損害。圖爲青島啤酒廠生產線。(新華社)
經濟部28日召開貿易救濟審議會,認定陸制啤酒及熱軋、扁軋鋼品,「都對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將移請財政部進行初步調查傾銷是否成立,決定是否課徵臨時反傾銷稅。財政部說,最快70天、最慢105天內完成初步調查,預估最快7月課徵臨時反傾銷稅。
財政部與經濟部3月11日就臺灣釀酒協會、中鋼與中龍申請的兩大反傾銷案展開調查。啤酒涉案的製造商包含百威雪津、麒麟啤酒、青島啤酒、北京燕京啤酒;進口商則有南麟及臺灣麒麟啤酒公司等。根據業者所提供的資料,傾銷差率達59.93%。經濟部說,這是我方首度就大陸啤酒業進行反傾銷調查。
依業者提供資料顯示,2022年至2023年啤酒國內需求增加,國產品市佔率卻降低;2024年國內需求下降,國產品爲反映成本而調高售價,卻因大量陸制啤酒低價涉案產品競爭,導致內銷量及市佔率大幅流失。國內產業產能利用率、營業利益、投資報酬率均下降,顯示大陸傾銷啤酒已對國內產業造成不利影響。
啤酒業者透露,光是福建省啤酒有85%是銷往臺灣,已擠壓到國內啤酒業者生存空間。以經銷商的利潤而言,陸制啤酒比國內啤酒多2到2.5倍,所以通路可以做的促銷或行銷活動檔次,就是比國內產品多,國內業者真是「有苦難言」。
業者表示,以反傾銷稅制衡陸制啤酒「很有用」。該業者舉例,以韓國爲例,原本進口啤酒的市佔率高達31%,韓國本土業者很難與進口啤酒競爭,在韓國對酒稅進行改革後,進口酒市佔已降至20%,大降11個百分點。業者直言,希望透過稅制,還給他們公平的競爭環境。
通路業者表示,目前各啤酒品牌皆有穩定的供貨合約,即使未來財政部針對大陸啤酒課徵反傾銷稅,短期內通路價格仍會維持平穩,暫無調價計劃,市場端也未聽聞相關異動。
特定熱軋、扁軋鋼品案部分,業者因大陸產品削價競爭,陷入經營窘境。特定熱軋扁軋鋼品涉案的製造商有中國寶武鋼鐵、寶山鋼鐵、鞍鋼集團等公司。進口商有燁輝公司、裕鐵企業、盛餘等公司。業者資料顯示,傾銷差率23.59%。禁止酒駕 未滿十八歲 禁止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