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制特定鋼品、啤酒反傾銷 延長調查
其中,特定鋼品反傾銷申請是由中鋼及中龍鋼鐵提出,主要是大陸鋼鐵長期產能過剩,近年持續低價出口至臺,導致國內產業遭受損害,因此申請對自大陸產製進口特定熱軋扁軋鋼品課徵反傾銷稅及臨時課徵反傾銷稅。
財政部統計也顯示,相關鋼品前年下半年至去年上半年進口約59萬公噸,期間在臺市佔成長296倍。財政部7月3日起已對寶山鋼鐵和梅山鋼鐵課徵16.9%臨時反傾銷稅,其他製造商和出口商臨時稅率則爲20.15%。
至於啤酒反傾銷則是由臺灣釀酒商協會提出,原因爲近年大陸產製啤酒持續以低價出口至臺,其中不乏於大陸設廠的世界啤酒品牌,導致臺灣啤酒產業遭受損害。財政部表示,近一年相關商品進口約16萬公噸、成長12.8%。
財政部同樣已從7月起對陸產啤酒課徵臨時反傾銷稅,其中麒麟稅率13.13%、百威33.85%,其他則爲64.14%,同時進行回溯課徵反傾銷稅調查,也就是最終若成案,可對相關酒品回溯自4月4日起課徵反傾銷稅。
財政部表示,回溯課徵的成案原則,是被調查商品的進口商在得知可能被課反傾銷稅後,短期內有大量進口、囤積的行爲,如果調查屬實,且該商品最後確定課徵反傾銷稅,可回溯至臨時反傾銷稅前90日內進口的貨品課徵。
目前已被課徵反傾銷稅的陸制產品共8項,包括過氧化苯甲醯、碳鋼鋼板、特定鍍鋅和鋅合金扁軋鋼品、卜特蘭水泥及其熟料、毛巾、不鏽鋼冷軋鋼品(300系)、特定鋁箔和平面印刷用版材;調查中的則有啤氣和特定鋼品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