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堰塞湖災變怎不見陳駿季處理超思蛋的積極?
馬太鞍堰塞湖潰壩後,農業部要求媒體將「潰堤」、「潰壩」報導改爲「溢流」。陳駿季表示,溢流是對水的描述,潰壩是針對壩體的描述,不需糾結在名詞上。圖爲陳駿季(左2)24日陪同行政院長卓榮泰在馬太鞍教會接受民代陳情。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縣馬太鞍堰塞湖發生洪災,內政部長劉世芳因「頂多家門有水淹過」音檔外流中箭,直到第7天才出現災區,接着又回臺北召開「馬太鞍堰塞湖防災對策-從緊急應變到中長期治理的整合規畫研討會」。這回劉世芳變聰明瞭,公開CUE農業部陳駿季,提醒堰塞湖主政機關是農業部。坦白說,劉還真是說到重點,對比上次處理超思雞蛋案的積極,這次農業部處理堰塞湖似乎只剩「糾結」二字。
前年初因氣候與疾病影響,國內雞蛋產量不足,農業部積極推動專案進口,後續卻衍生超思進口雞蛋爭議,後來北檢介入偵辦,日前偵結起訴業者吳諭非、秦語喬及時任畜產會專員吳俊達;至於前農業部長陳吉仲、農業部長陳駿季、前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前畜牧司長張經緯與前科長李宜謙被控圖利等罪,查無不法均簽結。
陳駿季逃過超思進口雞蛋案的究責,表示尊重司法結果,並說過去這兩年確有農業部人員覺得這麼努力還被外界質疑非常灰心,因此透過檢調還給他們清白,對他們是一件好事。
其實檢調有沒有還農業部人員清白,恐怕仁智互見,因爲畜產會和農業部根本是一個衙門、兩面招牌,檢調雖簽結陳吉仲、陳駿季、林聰賢、張經緯及李宜謙等人,但也起訴了畜產會專員吳俊達,要說農業部人員全然清白,恐怕是過度演繹了。
再看看監察院的調查,去年8月就對農業部提出5項糾正、6項檢討改善意見,今年3月再彈劾張經緯,認爲張任由畜產會與尚未設立登記的超思採購雞蛋,且未掌握數量,導致進口雞蛋5000萬餘顆逾期,損失5億餘元,因此決議彈劾。農業部被糾正在先,官員被彈劾於後,畜產會專員也被起訴,陳駿季說的「清白」,恐怕只有自己相信。
再看眼前的馬太鞍堰塞湖災變,如果農業部也有兩年前處理超思進口雞蛋的積極,或許就能讓光復鄉民免於這場劫難。
先說河川整治的管理權責,馬太鞍溪中、下游是經濟部水利署負責,中游以上屬於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及林業保育署權責。換句話說,馬太鞍溪目前是3個單位在管。
農業部是7月26日監測衛星影像時發現馬太鞍溪形成堰塞湖,當時推估壩頂可能在10月中發生溢流。8月13日有立委要求農業部要儘快處理堰塞湖,當時陳駿季說無立即潰堤危險,後來被攻擊,陳駿季辯稱當時估計堰塞湖離滿水位還有50公尺,不會有滿水位情形,壩體結構穩定,沒有立即潰堤風險。
在923堰塞湖潰堤之前,雖有《丹娜絲災後重建條例》600億元預算可運用,但農業部的作爲也只有監控,一路看着堰塞湖長大,除了在8月20日架設水位計,以及8月27日至9月4日派人徒步探勘,其實也沒有多做什麼。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馬太鞍堰塞湖潰壩後,農業部要求媒體將「潰堤」、「潰壩」報導改爲「溢流」,陳駿季還特別爲此說文解字,表示溢流是對水的描述,潰壩是針對壩體的描述,不需糾結在名詞上;但堰塞湖壩體達200公尺,甚至比世界十大高壩之一的德基水庫還高20公尺,專家都說是「潰堤」、「潰壩」了,民衆還會在意陳駿季的說文解字嗎?
經濟部政次賴建信擔任堰塞湖災害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雖被質疑層級低,叫不動大將軍,但他至少還叫得動水利署,這幾天趁着雨勢空檔在馬太鞍溪下游右側光復堤段施工,將溪水流導入深水槽,以降低水患風險,多少有了一點作爲。
但令人憂心的是,中央氣象署表示週五、週六預計又會有熱帶系統(如果成臺將命名『麥德姆』颱風)通過菲律賓呂宋島,並且朝着南海行進,這個熱帶系統會造成花東、屏東地區降雨,水利署在馬太鞍溪下游的引流能抵擋多少雨量,恐怕得審慎評估。
馬太鞍堰塞湖在洪災前的水位是1139公尺、湖面140公頃、蓄水量9100萬噸;潰壩後,水位是1021公尺(下降118公尺)、湖面剩13公頃、蓄水量610萬噸;但值得注意的是,923的潰壩溢流口下切達80公尺,換句說,即使沒有出現壩體「管涌」,但只要水位再上升38公尺,湖水就會再度衝下,危機就在眼前。
劉世芳CUE陳駿季,頭腦其實是清醒的,經濟部在下游引水進深水槽,動作是務實的,劉世芳說的沒錯,堰塞湖主政機關是農業部,923之前,農業部兩個署管堰塞湖,結果付出慘重人性代價,在下一波雨勢來臨之前,堰塞湖主政機關還是農業部,不能只看內政部、經濟部在中下游表演,要人民不糾結「潰壩」、「溢流」也行,陳駿季總該拿出一點作爲,讓人少一點恐懼,少一點生命財產損失,這個要求總行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