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滬農商行業績會:連續五年不良率低於1%,下一步將聚焦四個“進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覽青 上海報道

“一直以來,我們的目標就是打造‘百年老店’,穩健是上海農商銀行最大的特色。”在滬農商行(601825.SH)近日召開的業績發佈會上,董事長徐力表示。

徐力用“六個穩”全面回顧了2024年上海農商銀行在收入盈利、業務規模、資產質量、股東回報、品牌形象和戰略策略方面的穩健表現。

與此同時,徐力明確指出要在經營理念、客戶經營、服務能力、科技水平等四個方面實現“進階”,逐步通過“客戶—業務—業績”端的優化改善,驅動未來可持續發展。

穩健經營的“底盤”

從2024年年報數據來看,“穩”是上海農商銀行經營發展的關鍵詞,營收淨利雙增,業務規模持續擴容。

2024年全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6.41億元,同比增長0.86%,非利息淨收入佔比24.53%,較上年上升2.90個百分點,營收結構逐步優化;歸母淨利潤122.88億元,同比增長1.20%,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0.35%,在利率下行週期中保持盈利韌性。

資產規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集團資產總額14878.0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87%,其中貸款與墊款總額7552.1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15%;集團負債總額爲13598.2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58%,其中吸收存款10721.4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48%。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農商銀行資產質量保持平穩,不良貸款率從上市以來始終保持在1%以內。截至2024年末,集團不良貸款率0.97%,撥備覆蓋率352.3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4.73%,總體在A股上市銀行中保持前三分之一水平。

在業績發佈會上,徐力指出,上海農商銀行資產質量穩定的“底盤”有五個方面,分別是紮實的客羣、優越的區位、老農信的文化底蘊、強有力的股東實力和堅定的戰略定力。他談道,上海農商銀行已在上海紮根七十餘年,通過360餘家網點實現上海市街道和鄉鎮全覆蓋。2024年,該行95.1%的貸款投放在上海地區,上海雄厚的經濟基礎、合理的產業結構、蓬勃的市場活力爲該行保持優良的資產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分紅率33.91%再創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在披露業績的同時,上海農商銀行同步披露了202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

“上海農商銀行有底氣維持比較高的分紅水平。”徐力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上海農商銀行高度重視股東回報,2021年上市以來,上海農商銀行每年現金分紅比例始終保持在當年歸母淨利潤的30%以上,2022年、2023年現金分紅率分別爲30.06%、30.10%,保持穩步增長,累計派發普通股現金股利165.20億元(含2024年度分紅),爲IPO募集資金總額的1.92倍。

2024年度,上海農商銀行現金分紅比例爲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的33.91%,較2023年度分紅率提升3.81個百分點,股息率超5%,在同業銀行中處於較高水平。上海農商銀行還將明確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的合意水平,以此作爲分紅政策的風向標,並將在分紅策略上努力做到穩中求進。

此外,該行還披露擬製定並實施2025年中期分紅,2024年該行就是首家落地實施中期分紅的A股上市銀行,此次延續全年兩次的分紅頻率,彰顯了與投資者共享價值創造成果的決心。

負債成本管控成效顯著

2024以來,息差收窄是銀行業整體面臨的一大挑戰,上海農商銀行也不例外。

徐力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上海農商銀行穩定息差最重要的是在負債端,由於上海整體資金環境較爲充裕,資產端對營收的貢獻潛力有限,因此息差管控的重心還是在負債成本管控上。

他指出,過去三年,上海農商銀行淨息差變動趨勢持續好於同業平均水平,淨息差的絕對水平同業排名也在逐年提升。這主要得益於上海農商銀行先於同業,更早意識到負債成本管控的重要性,通過打造交易銀行爲引擎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主動優化負債結構等措施,逐步壓降高成本存款佔比,過去三年存款付息率分別壓降了5BPs、6BPs和17BPs,近三年累計下降28BPs。

面對投資者提出的外部經營環境複雜多變、壓力增大等挑戰,徐力表示,儘管風險管控的挑戰逐漸加大,但上海農商銀行長期以來穩健的風險偏好、經營區域優勢以及本地客羣經營能力,仍然爲公司資產質量保持穩健提供了紮實的基礎。上海農商銀行將通過加強重點行業風險監測排查、提高風險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等舉措,確保資產質量的總體可控。

徐力表示,下一步將通過四個“進階”來實現上海農商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在經營理念上,實現從規模增長向價值創造的進階;在客戶經營上,實現從粗放式管理向客羣深耕的進階;在服務能力上,實現從產品銷售向專業綜合化服務的進階;在科技水平上,實現從系統建設向科技引領的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