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別輕忽 恐致肝硬化肝癌
胃腸肝膽科醫師張麗文談「顧好脂肪肝,守住全身健康」,民衆互動熱絡,收穫滿滿。(趙雙傑攝)
營養師夏子雯主講「肝甜人生不是夢!降脂控糖,健康生活零負擔」,吸引民衆熱烈響應。(趙雙傑攝)
肝臟是人體的沉默器官,國人如今吃得好,脂肪肝的盛行率也提高。BMI介於25~30之間者,高達半數都有脂肪肝,而BMI超過30的肥胖者,則8成都有脂肪肝。專家提醒,罹患脂肪肝14年,約有1成患者會肝硬化,而肝硬化後10年內,將有2~3成因肝臟疾病相關原因死亡。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張麗文表示,脂肪肝並不只是肥胖、過重者專有的問題,瘦瘦的人也可能出現。一開始的脂肪肝沒有症狀,但是若沒有及時發現、控制,可能會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
張麗文說,臺灣脂肪肝的盛行率達53.3%,罹患脂肪肝14年,約有1成患者會肝硬化。肝硬化後10年內,將有2~3成因肝臟疾病相關原因死亡,不可輕忽。去年開始,國際間已有對應的藥物,但1個月的藥費需要4萬臺幣,民衆若能管得住嘴巴、多運動,就可避免龐大支出,逆轉脂肪肝。
營養師夏子雯提醒,脂肪肝是萬惡的源頭,飲食要把握「多蔬菜,適量水果」、「適量全谷雜糧類替代精緻澱粉」、「攝取優質蛋白質」等原則。一些人喜歡在早餐吃燒餅,但一個燒餅熱量等於一碗飯,加上烤酥油,飯後血糖會降不下來。除了燒餅,早餐也應避開飯糰。若要喝豆漿,建議選擇無糖豆漿。若覺得難以入口,可請店家將含糖豆漿、無糖豆漿混在一起。
夏子雯也提醒,吃炸雞一定要剝皮,吃自助餐時,避開魚香茄子、蒜泥白肉,也不要喝湯,以免攝入過多鈉。想吃牛肉時,以低脂的板腱、菲力取代肋眼、霜降牛。此外,還要定期接受全身健康檢查,依照醫囑用藥,可諮詢營養師,制訂飲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