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年奪7千命!逾半國人有「脂肪肝」恐致肝硬化
肝基會結合世界肝炎日舉辦「今年超了沒?」腹部超音波篩檢,3小時共進行5661人腹超篩檢。記者廖靜清/攝影
依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爲全國主要死因第9位,肝癌則爲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肝病是臺灣國病,雖然近年死亡率下降,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表示,多數國人因沒有病識感,錯失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約有三成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楊培銘指出,肝癌防治挑戰大,肝臟表層沒有神經,發炎不會痛且大多數沒有症狀,難以得知出現問題。據調查,死於肝癌的病患,約有70%爲B型肝炎帶原者、20%爲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B、C肝帶原者一定要定期追蹤,健保署已提供完整的治療與照護計劃,已經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大大增加肝癌發生率。
不過,肝病防治仍要靠「定期篩檢」,避免太晚發現肝癌的悲劇,增加治療難度、影響存活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今天舉行「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總動員活動,全臺共30家醫療院所響應,包含離島同步於早上8點30分開跑,爲民衆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
基金會動員100多位肝膽腸胃專科醫師、600多位護理人員與志工羣,經過3小時的腹超篩檢,共完成5661人腹超篩檢。楊培銘說,檢查異常者達4614人,比例高達81.5%;其中,131人爲疑似肝癌及性質不明肝腫瘤、11人肝硬化、498人爲肝實質病變。另有1225人爲良性肝腫瘤(血管瘤及肝囊腫等),脾臟腫大者有48人。
值得注意的是,高達3103受檢民衆有脂肪肝,相較於往年的平均值54.6%,今年脂肪肝比例54.8%,微幅上升。另外,膽息肉有612人,其他腹部腫瘤(胰、脾、腎臟等)有98人,肝內鈣化點、膽結石、胰/脾/腎囊腫與腎結石等其他問題有2149人。
楊培銘提醒,隨着飲食西化、精緻化,國人的脂肪肝盛行率非常高,有增加的趨勢。若置之不理,沒有及早靠運動、飲食改善,脂肪肝會讓肝臟一直呈現發炎狀態,恐進一步惡化成肝硬化、甚至形成肝癌,這是研究已經證實的肝癌三部曲。
楊培銘呼籲,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年滿40歲以上民衆,每年都應該做腹部超音波檢查。除了肝炎,國人亦要注意形成脂肪肝的肥胖、糖尿病、高三酸甘油酯血癥、酒精等因素,全民一起進行保肝運動。
今天上午8點30分,包含離島共30家醫療院所,同步爲民衆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記者廖靜清/攝影
肝臟是否健康有問題?要靠抽血檢查加腹部超音波。記者廖靜清/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