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市值25億公司財務造假近200億,被罰1.6億!關於人形機器人,王興興最新說了哪些?

9年造假200億!A股又現史詩級財務欺詐。

*ST高鴻用“空轉走單”的魔術手,生生捏造出198億營收,終被證監會1.6億罰單釘上恥辱柱。

但1.6億元罰款並不是終點,後期相關人士或有牢獄之災。

本週,AI與機器人賽道冰火兩重天。GPT-5遭遇預期殺,應用股集體塌方,是資金出逃還是新的佈局良機?

週末,宇樹科技王興興關於人形機器人有“出貨量有望每年翻番”等不少積極言論,能否繼續引爆產業鏈行情?

財務造假近200億!強制退市

9年間虛增營收近200億,*ST高鴻將走向退市境地。

*ST高鴻晚間發佈公告稱,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並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根據《告知書》,公司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構成欺詐發行,2015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如最終被處罰決定確認,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ST高鴻在公告中披露了財務造假詳情,公司通過參與、組織開展虛假貿易業務的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2015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2015年至2021年,*ST高鴻便通過參與和組織虛假貿易業務的方式,系統性地虛增收入和利潤。具體來看,公司通過其子公司北京大唐高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參與南京慶亞貿易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江慶組織的筆記本電腦“空轉”“走單”業務。這些交易雖然形成了完整的資金、合同和物流單據閉環,但實際上並無真實的貨物交付,屬於典型的無商業實質交易。

據悉,*ST高鴻在2015年至2023年期間,總計虛增營業收入高達198.76億元,虛增利潤總額7622.59萬元。

此外,*ST高鴻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構成欺詐發行。高鴻股份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文件,引用了2018年至2020年虛假業務收入和利潤的數據。2021年4月,證監會批准高鴻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募集資金總額爲12.50億元。高鴻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相關文件存在虛假記載,構成欺詐發行。

根據證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證監會對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大唐高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爲依法作出行政處罰事先告知。

經查,*ST高鴻長期開展無商業實質的筆記本電腦等“空轉”“走單”業務,大幅虛增收入和利潤,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證監會擬對相關責任主體罰款1.6億元,對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罰款700萬元。

*ST高鴻涉嫌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將依法啓動退市程序。對於可能涉及的犯罪線索,證監會將堅持應移盡移的工作原則,嚴格按照《刑法》《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的規定移送公安機關。

這就意味着1.6億元罰款並不是終點,後期相關人士或有牢獄之災。

截至本週五收盤,該股股價爲2.21元/股,總市值爲25.59億元。

A股交易一週數據

本週,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滬指周漲2.11%、深成指周漲1.25%、創業板指周漲0.49%。

本週下半周,AI應用股大跌,市場主要解讀爲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GPT5不及預期,資金兌現這個應該是最直觀的原因,交易GPT5的資金兌現可以預期,但是在這個位置這種跌法也實屬有些誇張。2、中報在即,出不了業績A股中的軟件應用Q2業績確實沒啥預期,但是AI業務方面有一批公司都是有加速驗證的。

或許一些投資者看完發佈會後認爲GPT-5看起來比較平淡,不夠勁爆,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爲這是符合OpenAI這個消費科技公司的一貫主張。GPT-5的發佈一方面補齊了OAI在代碼、長文本上的短板、另一方面在幻覺率、思考效率、API成本這些應用層的關鍵堵點上顯著發力,並用一個All in one的模型窗口,實現“用最簡單的交互滿足用戶最終的需求”。而對模型能力的極致挖掘,或許我們可以多期待下後續的Claude和Gemini的版本更新。

上述人士稱,當前模型能力和應用落地的二階導顯然已經開始“劈叉”,即就算模型能力提升開始放緩,也並不會影響應用需求的加速爆發。本質原因還是因爲最前沿的模型能力已經足夠好了,多項能力已經邁過了PMF的拐點。無論是我們看到各類應用的ARR、模型的Token調用量、還是ChatGPT、Claude Code、可靈,包括我最近高頻使用的錄音會議總結工具Plaud,都是應用二階導加速的體現。模型的進步/降本還在延續,應用的春天已經到來。

最值得重視的是,本季度美股AI應用公司業績幾乎全部超預期: Palantir(軍工)、Google(搜索/辦公)、ServcieNow(管理)、微軟(辦公/編程)、Shopify(電商)、Duolingo(教育)、Hubspot(營銷)、Appian(低代碼)、Doximity(醫療)等各領域應用或與應用相關的公司業績前赴後繼的超預期,確認應用貨幣化的拐點。

A股方面,究竟哪些公司會受益於AI應用,觀察還需要多一些耐心。

週末有哪些大事,下週怎麼看?

週末,宇數科技掌門人王興興關於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一些言論成爲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1、機器人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模型問題。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宇樹科技王興興認爲,目前機器人行業對數據關注太多,對模型關注太少,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模型問題,當前的機器人模型架構不夠好不夠統一,即使有很多比較好的數據訓練,但是也無法使用。

2、希望做成能綜合幹活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在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大會上,宇樹科技CEO王興興表示,希望公司的機器人做成可以綜合幹活的通用型人形機器人,包括工廠、表演、家庭等各種場景,而不僅僅是單一場景。現在宇樹公司絕大多數員工,包括他本人,都在爲訓練機器人在各個場景幹活而服務。

3、未來2-5年智能機器人的重心是大模型、低成本硬件、算力。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表示,未來2-5年智能機器人技術的重心,是統一、端到端智能機器人大模型,更低成本、更高壽命的硬件,超大批量的製造,以及低成本、大規模算力。

4、未來幾年全行業人形機器人出貨量有望每年翻番。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在接受《科創板日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幾年,每年全行業人形機器人出貨量每年翻番都是有保證的,如果有更大的技術突破,甚至可能未來2~3年突然一年出貨幾十萬臺,甚至上百萬臺也有可能。

每年翻番,加速放量,這或許是投資者最爲關心和期待的。

A股方面,人形機器人賽道在今年春節前後爆發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大行情,隨後陷入了調整。最近在宇數IPO、新品發佈的刺激之下,人形機器人行情開啓了新一輪行情。

海外方面,特斯拉在6月底暫停訂單交付後,僅僅半個多月,到7月中旬,就迅速下發了新的圖紙。這意味着整個產業的送樣、測試訂單、以及供應商審廠的流程都將大幅提速。可以預見,下半年圍繞特斯拉供應鏈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

有消息稱,特斯拉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正引入更多新技術和新供應鏈,比如C3絲槓、擺線減速器、PEEK材料、MIM工藝等等。這些新方向也給A股帶來一些新公司的看點。後面,智元機器人也計劃在8月18日發佈靈犀X2量產版本。

宇數和智元應該是目前國內兩大最熱機器人公司,海外就是特斯拉和Figure。

雖然說人形機器人板塊值得中長期關注,但交易上也要注意逢低佈局,且每個階段板塊內的重點股票、預期差大的股票也並不一樣,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源自:價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