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關稅衝擊 竹市工商業者盼加大內需刺激
新竹市政府8日舉辦「美國新關稅與新竹市產業對策座談會」,邀請各大公協會,聚焦討論各產業面臨的挑戰。(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美國對臺課徵高額關稅,竹市在地產業恐受衝擊,新竹市政府8日舉辦「美國新關稅與新竹市產業對策座談會」,邀請各大公協會,聚焦討論各產業面臨的挑戰,共同研議對策,攜手守護產業穩定發展,代理市長邱臣遠也宣佈成立應變小組,提供單一窗口整合補助等資源。
新竹市工業會總幹事江盛全首先表示,轄內傳統產業若有外銷者,可能較受衝擊;新竹市商業會秘書長陳進德則表示,針對微型及中小型企業面臨的挑戰,應該加大內需刺激措施,透過發行折扣券、舉辦購物節等活動來活化商圈,促進消費,協助企業渡過困難時期,不僅能幫助小型企業維持生計,更可以防止市場蕭條,穩定市況。
陳進德也認爲,政府應考慮對中小企業進行稅賦減免,並提供更多貸款支持,幫助企業應對短期的財務壓力。同時持續推動數位轉型及創新輔導,並確保政策能夠具體落實,協助企業恢復生機。
臺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處長盧秉志則提到,政府應加速產業盤點並提供積極的輔導,幫助企業應對當前挑戰,同時應強化與美國的溝通,特別是在降低關稅方面,以減少對企業的衝擊。
新竹市農會總幹事陳學立表示,關稅政策的變動可能對農業產業和農民造成系統性風險,政府應加強對農產品的升級輔導與補助,並透過促銷活動和行銷補助來提升農產品銷售,特別是利用愛心卡和敬老卡,促進在地農產品的消費,幫助農民穩定市場。
至於漁業方面,新竹區漁會總幹事童錦傑表示,儘管竹市的養殖業者尚未外銷至美國,但就長期而言,高關稅會影響消費意願,進而衝擊農民收入。他建議市府舉辦農產品和漁產品購物節等活動,擴大消費市場,並結合政府相關部門共同推動,幫助提升消費、穩定市場,減少風險。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目前新竹市較受關稅衝擊影響的爲中低階製程、模組、代工及傳統產業,未來可能出現抽單或轉單情形,這對產業經營將帶來巨大壓力,爲此市府已啓動3大應變策略。
邱臣遠指出,儘管半導體產品暫時獲得豁免,但整體產業鏈仍面臨各種壓力與挑戰,他也宣佈正式成立「新竹市政府美國新關稅應變專案小組」,由產發處、行政處、勞青處、工策會及稅務局組成,將提供單一窗口協助企業申請補助並整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