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啓銘專欄》毀臺?棄臺?美國之外的世界還很大
賴政府該清醒了,一味抱住美國大腿會有「被美國出賣了,還在幫忙數鈔票」的高度風險。(圖/本報資料照片)
繼《華爾街日報》上月26日報導川普政府對於美國的晶片需求擬採取「五五分」的政策,其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隔日接受NewsNation媒體訪問時就赤裸裸地表示,希望美國對臺灣的貿易協議中,對於美國需要的晶片,臺灣能在美國和臺灣兩地各生產一半。
此事雖經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迴應「不會做出這樣的承諾」,但是盧特尼克的談話已經透露出臺灣在美國眼中無足輕重的地位,以及美國打算棄臺的陰謀。
雖然半導體制造業者衆多,川普政府晶片五五分的政策重心其實擺在臺積電,要求臺積電面對美國客戶的產能外移一半到美國。如果以臺積電現有營收中美國客戶佔7成計算,爲達在美國進口免關稅的標準,臺積電必須把現有3成半的產能移往美國,而這3成半產能可說都是屬於最先進製程;換言之,臺積電必須把先進製程至少一半的產能移到美國,這可說是已經動搖到臺灣的國本了。
若不計臺灣其他半導體制造業者是否前往美國投資,僅臺積電一家將先進製程一半產能移往美國,就足以帶走龐大供應鏈及下游產業鏈,嚴重衝擊臺灣的經濟和國家安全。
在經濟方面,半導體和下游電子資訊產業是臺灣當前最大出口產業,佔臺灣總出口將近70%,也是帶動投資的龍頭產業,出口和投資驅動臺灣的經濟成長,美國此項措施明顯掏空臺灣經濟成長的基石。
半導體的應用橫跨消費用、工業用、軍用等各領域,在地緣政治中扮演着關鍵角色,美國將之視爲國安核心。臺積電的尖端晶片更是美中AI競賽中,美國賴以領先大陸所不可或缺。對臺灣而言,臺積電的製造和技術具有高度的國安意義。將先進製程一半產能移往美國,不僅嚴重損害臺灣國安,且將大幅削減臺灣在國際地緣政治的關鍵地位。
盧特尼克說:「產能五五分,美國依然要依賴臺灣。」此話若不是在侮辱臺灣人的智慧,就是在吃臺灣人的豆腐,且恰恰暴露出美國打算「棄臺」的陰謀。
從事產業的人都知道,供應鏈全球化之所以韌性最強、最安定,在於分工細膩、各分工區段集中度高、彼此緊密互相依存。美國掌握設計、臺灣精於製造,形成最緊密的夥伴關係,造就蘋果、輝達、AMD等設計與品牌公司,促進技術加速創新發展,這纔是最穩定的合作關係。臺美產能五五分,美國哪裡還需要依賴臺灣,其居心根本就是「司馬昭之心」。
盧特尼克說晶片五五分是爲了美國要自保,晶片自給率要從2%提升到40%,這些訴求都可以理解,但是爲了自保就可以逼迫他國企業將產能移往美國?這不就是形同土匪的作爲!大陸的「製造2025計劃」要提高晶片自給率也沒有如此強搶的作法,美國這偉大的國家何時墮落到如此田地?
盧特尼克天花亂墜的話語裡,說產能一半移往美國是爲了協防颱灣,請問美國的具體保證在哪裡?川普政府的特點是「行政命令」經常朝令夕改,即使川普明確承諾要協防颱灣,沒有國會正式通過的「協定」,誰敢相信?
多年來美國將半導體視爲經濟和國安的重中之重,渠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要達到振興半導體制造、尖端晶片減少對臺依賴、維持晶片供應鏈韌性、藉先進晶片領先大陸AI發展、扶植「國家冠軍」英特爾等多重目標;除了扶植英特爾以外,壓迫臺積電將尖端製程產能一半移往美國,美國不花一分一毛就可畢其功於一役,達到所有目的,這纔是美國的居心所在。
面對川普政府的強取豪奪,臺灣掌握尖端晶片的技術與製造,不是沒有與川普政府談判的籌碼。對美國的予取予求,賴政府必須勇於說「不」!而在臺灣長遠發展策略上,賴政府也該清醒了,一味抱住美國大腿會有「被美國出賣了,還在幫忙數鈔票」的高度風險。
美國之外的世界還很大,兩岸和平是關鍵,未來的政策需要改弦易轍。在此關鍵時刻,在野黨也必須有所作爲,從法制方面捍衛經濟與國家安全,否則,無能的在野黨和無能的政府是沒有兩樣的。
(作者爲前經濟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