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啓銘專欄》口口聲聲顧臺灣 點點滴滴掏空國安
川普只動動嘴巴就收到了禮物:千億美元製造業投資、AI晶片供應鏈、龐大的半導體產業生態體系。(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是位手段高超的生意人,簡單幾句恫嚇的話,就賺到臺積電4年要投資美國1千億美元的大禮,包括3座先進製程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還有魏哲家董事長在白宮特別強調最重要的研發中心。
對美國來說,川普只動動嘴巴就收到了3項他國求都求不到的禮物:千億美元製造業投資、AI晶片供應鏈、龐大的半導體產業生態體系。
相反地,臺灣或臺積電得到了什麼?
股市名嘴或分析師說:臺積電換得4年免死金牌,可以不必去接手英特爾、晶片不課關稅,是臺積電最好的選擇;有的則說是臺灣要向美國繳交的保護費由臺積電來埋單。可是,這些看起來好像都是春夢一場。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近日一篇文章就臺積電1千億美元的投資提出幾個疑問:一是美國投資是否足以讓臺積電暫時免除川普的課徵關稅?抑或川普仍將繼續施加關稅?二是臺積電投資依規定將得到的補助是否仍可以拿到?三是在英特爾仍繼續在奮鬥的情形下,接手英特爾是否仍是臺積電的優先?
最後一項是:賴總統、卓院長等官員保證最先進製程將保留在臺灣,可是魏哲家卻說將在美國生產最先進晶片,是否意味臺積電最先進晶片最終仍將在美國生產?
美國都能看出問題所在,臺灣的名嘴卻還一味在淡化臺積電赴美投資造成的衝擊。諷刺的是,本月12日路透社報導:臺積電已向美國晶片設計公司輝達等提議入股一家合資企業,負責營運英特爾的晶圓廠,直接打臉一缸子認爲臺積電已獲免死金牌的名嘴。
臺積電大舉投資美國涉及三個層次的議題:國家安全、產業安全與企業安全,一般股市名嘴大都集中在護盤方面。可是半導體產業本身就是國安產業,1986年美國就是以國安理由制裁日本半導體,導致日本半導體產業由盛而衰;近年來拜登和川普政府亦是以國家安全爲由謀我半導體先進製程日亟,臺灣豈可不以國安思考臺積電赴美。
2009年6月6日馬前總統纔講了一句「不排除開放12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立即招來民進黨排山倒海的圍剿,當天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就表示:「如果政府執意開放登陸,民進黨看政府怎麼說,決定是否發動抗爭。」民進黨文宣部的鄭文燦宣稱:「12吋晶圓廠貿然西進,將造成臺灣人才、資金及技術流失,未蒙其利反受其害。」民進黨反對的理由還包括:「搶佔中國市場,無需當地生產」、「12吋晶圓廠登陸是經濟命脈外移中國,臺灣重傷」等。
而今臺積電赴美投資,從「120億美元」攀升到「1650億美元」、「1座」晶圓廠擴增到「6座」、「5奈米」製程推進到「2奈米及以下」、「晶圓製造」添加「先進封裝」、「製造」進一步升級到「研發中心」;意猶未足,再提出接手英特爾晶圓製造業務。臺積電逐步往國家安全、產業安全核心推進,那些曾聲嘶力竭反對開放12吋晶圓廠赴陸的民進黨及其側翼、媒體、名嘴今天卻噤若寒蟬,甚至還在替臺積電赴美的世紀大投資擦脂抹粉,難道國家安全、經濟安全等臺灣命脈遇到美國、臺積電就會轉彎?
在本月3日宣佈臺積電投資美國的記者會上,川普說:「若臺灣有事,這投資計劃將會產生重大作用」(So, it would have a big impact if something should happen with Taiwan)。隔天國會聯席會上,川普又吹噓:他沒花一毛錢,地表「最強大的晶片」生產就落在了美國。14日接受媒體訪問,川普甚至說:「可以忘記臺灣的晶片了。」在在顯示臺積電投資對美國國安和產業安全的重大意義,相對於對臺灣的重大沖擊,政府豈可裝聾作啞!
行政院長卓榮泰等官員信誓旦旦會依照「N-1」原則─美國落後臺灣最新制程1個世代的審查規定。但請官員們注意:審查規定還有一項「以覈准投資12吋廠3座爲上限」的門檻,臺積電6座已遠超過規定。魏哲家擅自承諾,在川普虎視眈眈之下,且讓國人拭目以待:政府會捍衛臺灣國安或棄守?
(作者爲前經建會主委、前經濟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