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應“1+N”聚勢賦能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公安分局聞潮派出所“雙輪驅動” 構建基層治理共同體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孫田曉 沈佳萍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公安分局聞潮派出所立足轄區治安實際,因地制宜,借鑑《孫子兵法》中"借力者明、借智者宏、借勢者成"的智慧,探索建立"一呼百應"羣防羣治機制。聞潮派出所以黨建聯建共建爲載體,推動治理模式從“單打獨鬥”向“多元共治”轉型升級,整合了政府部門、社會組織、企業單位等多元主體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平安守護”進小區 織密社區治理微網格

"一呼百應"是"黨政主導、公安主推、部門聯動、單位主體靠前"的社會共治體系。2022年,聞潮派出所依託轄區治安形勢,在區公安分局黨委的堅強領導與街道黨工委的全力支持下,秉持“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理念,廣泛吸納轄區45個社區黨支部成員以及小區物業、保安員等近400餘名成員,組建了“一呼百應•平安守護”聯盟隊伍,並制定“建隊明責、培訓提能、勤務規範、定期提升、獎懲激勵”五大機制,搭建聯盟工作羣。

近年來,通過工作羣也涌現出許多緊急救助案例。去年3月,聯盟成員楊存玉在例行巡查時,聽到小區一樓道內有砸門的聲音,遂立即前往查看,發現有人持菜刀在砍門後,他一邊向派出所求助,一邊運用派出所在培訓期間教授的奪刀技巧上前制止,併成功從羣衆手中將刀奪下,先期成功處置該起突發事件警情。而這正是“一呼百應·平安守護”聯盟實戰化運行的真實寫照。

聞潮派出所通過扁平化指揮和治安網格,打破信息壁壘,並以“先期一步、先快一拍、先勸一次”爲工作準則,充分整合轄區物業保安等羣防羣治力量,實現警情提醒、風險預警、指令傳達的秒級響應,形成“早發現、快響應、妥處置”的閉環管理,有效提升突發事件處置效率。特別是在夏季行動期間,聯盟成員打破小區界限,走出小區、走到街面,形成環小區平安巡防圈,小區及周邊警情同比下降顯著。

“平安園區”護髮展 打造企業發展生態圈

今年3月,聞潮派出所在小區內推廣“一呼百應·平安守護”聯盟的經驗基礎上,又成立了一支“一呼百應·平安園區守護”聯盟隊伍,隊伍目前吸納轄區64個園區的物業、管理負責人及保安員等近1200餘名成員。

針對企業矛盾糾紛治理痛點,聞潮派出所建立“警企聯調、多元共治”矛盾化解機制,對內壓實“車間負責人-部門經理-工會負責人-企業領導”四級內部調解機制,對外派出所牽頭聯動“社區、律所、司法所、共享法庭”四個組織機構,打造企業員工身邊的矛盾糾紛終點站。今年以來,累計化解涉企矛盾糾紛200餘起,調解成功率達100%。此外,聞潮派出所實施環廠區攜裝巡邏行動,組織聯盟成員走出廠區、走出圍牆、環廠區攜裝巡邏,形成環企業平安巡防圈。今年以來,聯盟成員累計參與巡邏防控5000餘人次,有效促進企業及周邊治安穩定。

“小區+園區”雙驅動 構建全域立體化防控格局

聞潮派出所通過定期向雙聯盟開展矛盾糾紛調解、應急處突技巧、反詐宣講等培訓,建立月度、季度輪訓制度,不斷提升聯盟成員專業素養和實戰能力。自聯盟成立以來,雙聯盟累計開展聯合培訓90場次,1600餘名成員掌握應急處突技能,成功救助受傷羣衆10餘人,找回走失羣衆330餘人,成功勸阻電信詐騙50餘起,爲羣衆挽回經濟損失超20萬元。

而培訓結果也得到成員肯定,其中聯盟成員劉偉剛深有感觸。他表示,在派出所組織的日常培訓中,掌握了很多專業救援知識。去年12月4日,聯盟成員劉偉剛在一次日常巡邏時,發現有人落水呼救,情況危急。他憑藉在“一呼百應”培訓中學到的救援知識,迅速將居民託舉上岸,並幫助居民排出嗆入口中的河水,成功挽救了一條生命。像劉偉剛這樣捨身去奪刀救人事件不勝枚舉。

爲此,聞潮派出所對挺身而出的聯盟成員,即時申報“杭州市見義勇爲”稱號,會同市局送獎上門。如今,聯盟成員已經協同處置警情事件6000餘起,參與反詐宣傳400餘次,矛盾糾紛警情同比下降了9.3%,真正實現用心用力用情守護平安、爲民服務,傾力爲羣衆排憂解難。

下一步,聞潮派出所將繼續落實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推廣“一呼百應”工作機制精神,持續深化“一呼百應”品牌建設,通過迭代升級“1+N”多元共治模式,進一步拓展聯盟覆蓋領域,持續推動“平安商圈”“平安校園”等專項聯防聯動機制落地,強化智慧警務賦能,整合轄區資源,不斷激發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奮力打造“一呼百應、一觸即發、一呼就靈”的社會治安防控格局,爲轄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平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