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錢塘:直播售假無處遁形!錢塘警方全鏈打擊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劉煒桐
“歡迎新來的寶寶,這款某明星也在穿,最近特別流行的一個款式,在我的直播間只要……”
這一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直播間,卻吸引了杭州市公安局錢塘區分局環食藥大隊民警們的注意。手機的另一端,民警們早已線上“蹲守”多時,在直播間內仔細查看着衣服版式、商品介紹、銷售價格及發貨地點等。
此前,他們接到外地某知識產權公司線索稱,某直播間在線銷售假冒的某好萊塢奢飾品品牌。民警循線追蹤深入調查後發現,這家銷售假冒大牌衣服的公司在多個主流上平臺直播,且爲了防止直播平臺識別到自己在線售假,他們從來不在平臺上掛“上車鏈接”,而是在評論區放出網店地址,引導觀衆前往網店購買。
“一般大平臺很快會被人截圖,然後被舉報下架,他們這樣引流售賣也帶有一定的隱蔽性”,民警胡立冬介紹說。直播的公司位於錢塘區某寫字樓內,經初步偵查,胡立冬和同事發現直播場所內及周圍並沒有存儲假大牌的倉庫,而爲了方便發貨,倉庫和直播間一般離得很近,“很多是上下樓兩間或者乾脆在隔壁租了個房間當作庫房。”
去年年底,以數據流、資金流、物流爲抓手,錢塘公安深挖上游生產廠家和倉庫存儲地點,會同法制民警和知識產權相關專家,明確取證範圍和內容,摸清製假車間實際生產和貨物轉運、存儲等情況,一舉抓獲以周氏父子爲首製假售假犯罪團伙,現場共發現涉侵權產品29種,銷售數量4500餘件,涉案價值90餘萬元,實現全鏈條打擊。
緊扣直播帶貨“即時性”“受衆廣”“帶貨和發貨分離”的特點,錢塘公安強化合成作戰機制,會同相關專家及對口企業,及時固定直播過程侵權證據、平臺後臺銷售數據、遞寄物流快遞信息等,加強跨區域、鏈條化、產業化打擊能力,並完善行刑雙向銜接機制,明晰作價推定的犯罪金額認定,實現從“帶貨”到“供貨”的全鏈條打擊。同時,協同區市場監管局,增強網絡直播營銷信息內容管理,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