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錢塘:服務“無溫差” 外資“不見外”
高潔迪、李晨晨
作爲杭州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錢塘一直都是外資企業深耕中國、佈局全球的重要選擇之一,截至目前,全區已集聚1800餘家外資企業,累計實到外資近140億美元,年均規模居杭州前列,其中世界500強投資項目達78個,四上企業265家、佔比10.7%,規上工業營收1586.5億元、佔比36.7%,已成爲長三角地區“規模集聚、結構優化、創新驅動”高質量利用外資的標杆。
從最早一批入區的製造企業到如今的智能工廠、研發中心,從單一生產到綜合經營,從本土供應到全球輸出,一批日資企業在錢塘這片熱土上實現了跨越式成長。
從“製造”到“智造”
錢塘成外企全球戰略核心區
松下的佈局是外企“在錢塘,爲全球”的典型縮影。
1992年,松下便在錢塘埋下深耕中國的“第一顆種子”;如今,松下杭州工業園已成爲擁有數千名員工、年產值數十億元的重要基地,5家在錢塘的企業覆蓋家電研發與製造、動力部件生產、銷售全鏈條。
細數松下與錢塘的“緣分”:2021年,總投資3億元的松下EP智慧家電項目落戶杭州綜合保稅區,而項目主體——杭州松下家電(綜合保稅區)有限公司,正是2001年杭州出口加工區(現杭州綜合保稅區)封關後首批入區企業;2022年8月,松下中國家電銷售增量計劃項目在錢塘簽約,次日,建設週期僅一年的智能新工廠便在杭州綜合保稅區投用,專攻洗衣機零部件、洗碗機和電飯煲生產。如今,消費者手中的最新款松下智能家電,很可能就產自錢塘,背後的研發團隊也紮根在這裡。
正如松下電器集團全球副總裁本間哲朗所說:“錢塘的技術領先優勢與製造成本優勢,讓我們能把在這裡開發驗證的優質產品銷往全球。”今年7月,杭州松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浙江省博士後工作站在錢塘區工業園落戶,浙江大學博士後導師團隊直接入駐,助力攻堅洗護產業前沿技術——這標誌着外企在錢塘已從“製造本土化”邁向“研發本土化”。
鏈主引領、集羣發展
錢塘產業鏈韌性凸顯
在錢塘,有一個特別的現象:跟着鏈主企業來的外資零部件供應商,往往能在這裡“破圈成長”。
從松下杭州工業園向南5公里,便是杭州神林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林電子”)的廠區。1994年落戶錢塘時,這家企業最初只爲單一日資企業供應零部件;如今,憑藉在錢塘引進的無煙熔接自動化組裝技術、持續迭代的模具加工水平,神林電子已成爲海爾、美的、方太、科勒等中國企業的核心供應商,產品從錢塘研發、製造,銷往全球多地。
“紮根錢塘,創造顧客價值”——神林電子官網的這句話,道出了衆多外資企業的心聲。全區鏈主企業引領、上下游跟投的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優科豪馬總投資5億美元的智能工廠,作爲近十年杭州最大外商獨資製造業項目,2024年底開工;東芝、丘比等企業持續加碼,核心環節落在錢塘,形成了從研發到生產、從零部件到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
服務“無溫差”
讓外企在錢塘“不見外”
“資料丟失30年,沒想到錢塘幫我們圓了‘辦證夢’!”不久前,泰爾茂的企業代表專程來到錢塘區企業服務中心,感謝工作人員爲企業解決了困擾多年的不動產權證問題。
原來,泰爾茂1994年在錢塘建設的一期廠房因歷史資料缺失,一直無法辦證。隸屬平臺大創小鎮摸排到情況後,立刻聯動規資、住建等多部門,通過“一件事”集成改革機制,短短几周便完成了證件辦理。
這樣的“錢塘服務”,是日企選擇紮根錢塘的關鍵。今年初以來,錢塘按季度組織外資企業圓桌會,會前收集企業訴求、會上職能部門面對面答覆、會後專人跟進——從人才政策到社保辦理,企業的“急難愁盼”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迴應,累計閉環解決問題20個(次)。
朝着經營主體滿意度,錢塘依託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置人才服務、科創服務等8個綜合板塊以及外資企業服務專區,開通外資企業政務服務綠色通道,對緊急事項、重點項目優先辦理,爲大家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
從“製造基地”到“全球研發中心”,從“單一工廠”到“產業鏈集羣”,日企在這片發展熱土的30年,是錢塘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註腳。未來,錢塘將繼續以更優環境、更實服務,歡迎全球企業“紮根錢塘,鏈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