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創新高,洛陽鉬業管理層集體“換血”後迎考題:增長空間何在

國內礦業巨頭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洛陽鉬業”,SH.603993/HK.03993)最新交出的2025年上半年業績頗爲亮眼,對於今年新引入的豪華管理團隊而言,交到他們手裡的考題就是:如何讓這家礦業公司的地位更上一臺階,發生新的質變。

該公司最新發布的2025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47.73億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減少7.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86.71億元,同比增長60.07%,再創同期歷史新高。

公司今年上半年經營性淨現金流爲120.09億元,同比增長11.40%;截至上半年末,資產負債率爲50.15%,同比下降9.01個百分點。

8月25日,洛陽鉬業舉行2025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公司新管理層首次公開面向投資者。今年4月,洛陽鉬業進行了一次高管集體“大換血”,新管理層堪稱“豪華天團”。

其中包括歷任中國海油集團商務總監、復星國際洛克石油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等職務的新任董事長、首席投資官劉建鋒,其從業二十餘年深耕自然資源領域,主導多宗大型跨國併購與資源整合項目。

此外還包括新任常務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闕朝陽。闕朝陽來自國內另一家礦業巨頭、近年來堪稱“併購王”的紫金礦業,曾任紫金礦業集團海內外多個大型項目、區域公司、事業部總經理,集團公司副總裁兼總工程師。其具有豐富的礦業投資併購、勘查、項目建設及運營經驗。

洛陽鉬業在財報中稱,這是一支“年輕化、國際化、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同時公司也在推動組織流程變革,深化總部垂直管控與現場橫向指揮相結合的模式,目的則在於“爲新一輪業績增長奠基”。

截至8月27日收盤,洛陽鉬業股價爲11.71元/股,下跌2.82%,市值目前已超過2500億元。自4月引入新管理團隊以來,公司股價則基本呈持續上漲態勢,過去4個月累計漲70%。

轉型成平臺型礦業公司,資產組合:多品種多國家多階段

上半年組織升級基本到位,但這並不是結束,只是一個開始。劉建鋒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新管理層會逐步推動公司轉化成一個平臺型的礦業公司,其中即包括收購併購。

今年上半年,在宣佈引入新管理層的同時,洛陽鉬業也宣佈了一樁新併購,以5.81億加元(摺合人民幣30.76億元)收購Lumina黃金公司全部股權,厄瓜多爾金礦Cangrejos爲交易核心標的。根據最新披露,該金礦計劃於2029年前投產。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時隔多年後洛陽鉬業再次重回全球礦業併購舞臺。上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併購,是公司在2016年至2020年完成了對“非洲雙子星”剛果(金)的TFM和KFM兩大世界級銅鈷礦的收購。洛陽鉬業當前亮眼的“成績單”也主要由這兩大世界級項目貢獻。

不過,想要“複製”這樣的併購戰績並非易事。劉建鋒稱,現在新項目的併購或獲取的競爭難度確實在大幅提高。但他同時稱,洛陽鉬業最終會形成多品種、多國家、多階段的資產組合。

多品種指的是主要礦產格局爲“兩極”,也就是銅和黃金繼續佈局,同時公司目前已有的鉬、鎢等小金屬品種擇機進行擴張。多國家指的是在主要的礦產區域尋找合適的標的,“包括非洲、南美,陸陸續續都會有一些項目的落地。”多階段則是指既會考慮在產項目,也會關注綠地項目,還將針對現有項目長期運營後進行擴產與規劃。

除了目標較爲明確的銅和黃金資產,劉建鋒提到,相比之下小金屬難以給出明確目標,“小金屬的分佈極其稀少,那麼出現的礦藏或者出現的收購機會以及開發機會都是非線性分佈,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去研究。”但公司的基本目標是,“小金屬能夠長期貢獻20%-30%的毛利潤。”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就投資者關心的剛果(金)對鈷出口管制問題,劉建鋒表示,在看待這一問題時,一方面公司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鈷生產商,佔到全球鈷生產的40%以上,這是一個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在當今的地緣政治格局下,相關國家對關鍵金屬的管制已成爲普遍現象。

“我們會將它納入公司未來戰略決策的整體考量範圍中。就鈷的生產而言,公司未來將結合當地的政策實際,妥善地做資源釋放,以實現鈷價值的最大化。”

2028年剛果(金)產銅目標80萬-100萬噸,制約何在?

從財報上來看,今年上半年,洛陽鉬業業績的含“礦”量提升,礦山端收入實現歷史新高,達到394.02億元,佔整體營業收入約42%,比2024年同期和2023年同期分別提高11個和28個百分點。

其中,礦業收入中含“銅”量進一步提升,也創歷史新高。公司上半年產銅35.36萬噸,同比增長12.68%,按產量指引中值計算,完成度約56.1%。疊加銅價上漲,銅礦山端營業收入爲257.18億元,佔比礦山端整體約65%,比2024年同期和2023年同期分別提升1個和31個百分點。

截至目前,洛陽鉬業在剛果(金)運營兩座世界級礦山TFM和KFM,整體擁有6條生產線、65萬噸以上的年產銅能力。根據闕朝陽在業績說明會上透露,洛陽鉬業的目標是在2028年將這一年產銅能力提升至80萬-100萬噸。

具有豐富礦山項目運營經驗的闕朝陽在業績說明會上提到,洛陽鉬業在剛果(金)提升產能的“小改小革”已經進行,預計於今年年底會結束。而更大的佈局,包括下一步相應帶來的資本開支會適時對外公佈。

闕朝陽同時強調,剛果(金)產量提升的制約仍然客觀存在。包括洛陽鉬業在內的當地礦企近年來一直在爲緩解電力、運力緊張而推動相關基建項目啓動。解決方案的選擇也需權衡,“一方面我們要考慮成本,另外一方面要考慮速度,速度也是錢。”

對解決電力缺乏問題來說,闕朝陽稱目前最能立竿見影的方案是建設水電站。去年6月,洛陽鉬業宣佈與剛果(金)盧阿拉巴電力公司簽訂NziloII水電站合作協議,加速推進電力項目開發。NziloII水電站發電能力爲200兆瓦,設計利用大壩作爲巨型水力蓄電池來整合太陽能,實現白天太陽能發電和夜間水力發電的結合。闕朝陽表示,該項目目前正在建設。

除產量提升之外,洛陽鉬業的另一項礦山運營重心在於降本。今年上半年,洛陽鉬業營業成本同比下降10.96%,TFM礦和KFM礦則持續優化工藝流程,部分海外礦區回收率創歷年來最好水平。

闕朝陽談到,“成本”這兩個字實際上分解下來涉及很多因素,“所以我們關注的實際上是成本拆分開來之後各項內容的下降,基本上今年的噸礦成本下降目標在3%-15%。”

其介紹,在剛果(金)範圍來看,洛陽鉬業的TFM礦開採成本處於可比項目的中游水平,預計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新建的KFM礦則處於“同行最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