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鉬業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7.8%,歸母淨利潤增長60.1%創新高 | 財報見聞
洛陽鉬業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7.8%,但得益於運營效率的顯著提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歸母淨利潤大增60.07%創歷新高。
週五傍晚,洛陽鉬業披露2025年半年報,核心要點如下:
財務表現:
營收947.73億元,同減7.83%;歸母淨利潤86.71億元,同增60.07%創歷史新高;經營現金流120.09億元,同增11.4%
核心業務進展:
銅產量35.36萬噸(+12.68%),鈷產量6.11萬噸(+13.05%),所有產品均超額完成上半年目標
盈利能力大幅躍升,現金流表現亮眼
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47.73億元,雖然同比下降7.83%,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達到86.71億元,同比增長60.07%。更值得關注的是,扣非淨利潤87.24億元,增幅55.08%,說明這並非一次性收益推動的虛假繁榮。
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120.09億元,同比增長11.4%,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91.91億元的充裕流動性,爲公司後續擴張和抵禦週期性風險提供了堅實保障。資產負債率50.15%,與上年度末基本持平,顯示公司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保持了財務紀律。
產量全面超標,運營效率顯著改善
所有核心產品實現"時間過半任務超半"的目標。其中,產銅35.36萬噸,同比增長12.68%;產鈷6.11萬噸,同比增長13.05%。鉬、鎢、鈮、磷肥等產品產量均超過年度目標的50%。
這種全面超額完成背後,是公司在剛果(金)TFM項目運營改善的直接體現。TFM中區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東區產能持續釋放,產品質量大幅提升,成本較去年顯著下降。KFM項目持續穩定高產,成本繼續下降,展現出公司在複雜地緣環境下的運營韌性。
戰略版圖擴張:首次進軍黃金領域
公司完成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轉折——成功收購厄瓜多爾奧丁礦業凱歌豪斯金礦項目,這標誌着洛陽鉬業正式進入黃金開採領域。該項目計劃2029年前投產,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的金屬組合,增強抗週期能力。
這一佈局符合公司"多國家、多礦種、多資產"的全球化戰略,但也意味着公司需要在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建立運營能力和技術儲備。
組織升級與成本控制雙輪驅動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組織架構升級上的投入開始顯現效果。引進多位具有行業背景的人才,形成年輕化、國際化、專業化的管理團隊,推動了"總部垂直管控與現場橫向指揮相結合"的治理模式落地。
在技術層面,剛果(金)Heshima水電站及新能源電力項目的推進,將爲未來產能提供長期穩定的能源保障,這對於降低運營成本和提升ESG表現具有雙重意義。
隱憂與挑戰並存
儘管業績亮眼,但幾個問題值得投資者關注:
首先,營收下降7.83%反映出大宗商品價格壓力,公司盈利增長更多依賴運營效率提升而非市場擴張,這種模式的可持續性需要觀察。
其次,資產負債率50.15%雖然可控,但在積極擴張背景下,如何平衡增長與財務安全仍是考驗。
最後,公司在剛果(金)的核心資產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監管變化和社會責任壓力依然存在,ESG合規成本可能繼續上升。
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