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鉬業高管大換血!銅期貨失利背後的隱秘危機
據洛陽鉬業(603993.SH;03993.HK)所發佈公告,公司近期經歷了重大的人事調整,董事長袁宏林、副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李朝春離任。這一變動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背後或許與公司在 2024 年銅期貨市場的較大規模損失相關。與此同時,闕朝陽、劉建鋒等四位新高級管理人員的加入,爲公司注入了新的血液,也預示着公司戰略方向可能發生轉變。綜合來看,此次高管變動對洛陽鉬業而言,既面臨着過往業務失利帶來的挑戰,也存在通過戰略調整實現新發展的機遇。
從財務角度來看,洛陽鉬業過去在投資和期貨交易方面的表現喜憂參半。2018 - 2019 年,在時任董事長李朝春主導下,公司完成了對埃珂森的收購控股,這一舉措在當時被寄予厚望,2020 年袁宏林也曾對這次收購讚譽有加。
然而,2024 年埃珂森在紐約銅期貨市場上的操作卻爲公司帶來了潛在危機。埃珂森持有大量紐約銅期貨空單,卻遭遇銅價暴漲的逼空行情,操作不當使得公司可能承受了較大規模的損失。從公司財務數據可見一斑,2024 年洛陽鉬業的投資收益爲 9.59 億,但其中公允價值變動爲 - 13.76 億。拉長時間線,2018 - 2024 年,公司整體的公允價值變動爲 - 37.64 億。這一系列數據表明,公司在金屬期貨市場的投資操作未能帶來穩定的正向收益,反而成爲財務上的不穩定因素。這種糟糕的表現或許促使公司重新審視業務重點,迴歸採掘及加工主業。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公司依然實現了歸母淨利潤 135.32 億元,同比增長 64.03%,這顯示出公司主業在市場環境利好時的強勁盈利能力,也堅定了公司聚焦主業的決心。
新上任的四位高管履歷,似乎也在印證公司迴歸主業的戰略方向。闕朝陽來自紫金礦業,擁有豐富的礦業投資併購、勘查及運營經驗,在大型項目管理上成績斐然,其經驗將爲洛陽鉬業的採掘業務提供有力支持。劉建鋒在自然資源領域深耕二十餘年,主導過多宗大型跨國併購與資源整合項目,這對公司在資源獲取和項目投資決策上意義重大,有助於優化公司的資源佈局,提升主業的核心競爭力。譚嘯曾在華爲任職,在戰略制定和團隊建設方面經驗豐富,他的加入有望推動公司在管理流程變革和數字化轉型上取得突破,提升公司整體運營效率,更好地服務於主業發展。Kenny Ives 曾就職於嘉能可,在金屬貿易領域經驗豐富,雖然貿易業務與採掘加工主業有所關聯,但他的經驗也可能助力公司在貿易環節更好地服務於主業產品的銷售與流通。
從市場角度而言,洛陽鉬業在有色金屬採礦業具有重要地位,過往市場對其投資和貿易業務存在一定期待。但此次期貨市場的失利,使得市場對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產生質疑。若公司能夠藉助新管理團隊的力量,成功聚焦主業,提升主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和份額,重塑公司在市場中的專業礦業公司形象,或許能夠挽回市場信心。
然而,市場競爭激烈,其他礦業公司也在不斷提升自身實力,洛陽鉬業在迴歸主業的過程中,需要應對競爭對手的挑戰,重新贏得市場認可並非易事。互聯網上部分行業觀察者指出,新團隊雖然履歷亮眼,但如何快速磨合,形成高效決策機制,精準把握市場變化,是公司面臨的重要課題。
洛陽鉬業此次高管變動是在面臨期貨市場失利背景下的一次戰略調整。雖然過去在期貨投資方面的挫折給公司帶來了挑戰,但新管理團隊的加入以及迴歸主業的戰略方向,爲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未來,洛陽鉬業能否在新團隊的帶領下,有效聚焦採掘及加工主業,提升公司財務表現和市場競爭力,在全球礦業市場中重塑輝煌,值得投資者和行業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