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房貸管制 遭質疑「肥政府 瘦民眾」

金融圈人士透露,爲因應中央銀行的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銀行爭取承作更多地方政府或公營事業貸款,因此壓低這些機構的貸款利率,使地方政府或公營事業在這波民衆的房貸荒中意外「得利」。

國銀面臨的房貸總量管制有兩種,除了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規定,不動產放款比重不能超過存款總量的百分之卅,另外是央行去年第三季提出的總量管制,規定不動產放款不得超過銀行總放款量一定比重,據悉,比重約訂在百分之四十,又被稱爲央行的「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管理」。

銀行業者指出,比起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的限制,央行總量管制讓銀行更頭大,即使銀行的不動產放款離總存款的三成上限還有承作空間,卻仍動彈不得,導致民衆必須大排長龍等房貸。

而銀行爲了擠出更多可承作房貸的空間,只能把「分母」總放款量作大,政府和公營事業貸款也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銀行業者透露,爲了搶生意,地方政府及公營事業的貸款利率直線下降,以六都爲例,上半年的銀行放款得標利率約百分之一點七八至一點八二,下半年利率行情降至約百分之一點七四,可見各銀行競標公部門放款的激烈程度。

金融圈人士形容,這形同「肥了政府、瘦了民衆」,相對於民衆的房貸下不來,政府及公營事業不僅能貸到更多錢,而且利率還更低,因爲很多大型銀行唯有擴大總放款量,才能夠擠出更多的不動產放款空間。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召開在即,金融圈關注央行的管制措施是否鬆綁。

相關人士說,金管會已允許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排除都更及危老在計算範圍的作法,最有可能的鬆綁方式爲,央行也比照在放款集中度總量管制計算時予以排除。至於都更危老所衍生的整批性分戶房貸,是否能「等量」排除在計算範圍之內,據悉央行也在評估,答案最快將在這次理監事會後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