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女不吃甜竟陷糖尿病危機 醫揪關鍵:早餐只吃水果

一名女子早餐只吃水果,健檢時意外發現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都偏高,已在糖尿病前期階段。(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不吃甜、體型偏瘦一樣可能得糖尿病。家醫科醫師劉彥伶分享有一名48歲的女子,體型纖細、不吃甜點,自認與糖尿病無緣,但日前健檢卻發現血糖高,糖化血色素也位居糖尿病前期,讓女子十分意外,詢問後她發現女子早餐只吃水果,常久坐不運動,些習慣都讓女子在不自覺中陷入糖尿病危機。

西園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劉彥伶表示,許多人誤以爲糖尿病只和肥胖、吃甜食有關,其實糖尿病的風險因子包括年齡(超過45歲)、家族史、缺乏運動、體重過重或肥胖(BMI>24kg/m2)、血脂異常、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史等。即使體重正常,若飲食中攝取過多高糖水果、缺乏運動,也會導致胰島素阻抗,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劉彥伶表示,上述48歲女子體型纖細、不吃甜點,也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但女子非常愛吃水果,早餐常以水果解決,正餐後也會再吃水果,加上工作忙碌,運動少之又少,如果不是例行健檢,女子不會發現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偏高,已處在糖尿病前期的階段。

劉彥伶表示,若空腹血糖介於100到125 mg/dL、糖化血色素介於5.7%–6.4%,即屬糖尿病前期,需積極介入調整,否則可能進展爲糖尿病,糖尿病若未控制,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中風、視網膜病變導致視力退化、腎臟病等併發症。

劉彥伶表示,糖尿病前期患者可在定期回診情況下,以生活型態調整爲主,必要時搭配藥物治療,避免進展爲糖尿病,具體建議如下。

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走、游泳,有助改善血糖控制。

減少精緻澱粉與高糖食物,水果攝取每天不超過2份,1份約1個拳頭大,避免果汁與高糖水果,例如葡萄、荔枝,可選擇芭樂、番茄、蘋果等低升糖指數水果。

女性腰圍建議不超過80公分,男性腰圍不超過90公分。

不抽菸、遠離二手菸,不過量飲酒,避免加重代謝負擔。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