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
本報訊(記者 周仕敏)近日,廣西出臺《廣西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7年,基本形成大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一體化培養體系,“桂教通”平臺的人工智能教育服務供給能力不斷提升,爲廣西教育教學和管理提供有效支撐。
在推進大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一體化發展方面,《方案》提出,要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設特色課程,各地各校將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納入課後服務項目和研學實踐,推動中小學與大學人工智能教育銜接。鼓勵高校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共建共享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教學資源庫,開設“人工智能+”交叉課程,加強人工智能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成立廣西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虛擬教研室和廣西本科高校人工智能教學指導委員會。遴選一批自治區級人工智能一流本科專業和高水平高職專業建設點,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共建人工智能領域示範性現代產業學院。
《方案》明確,打造自治區基礎支撐平臺,升級“桂教通”平臺智能中樞能力,構建廣西教育算力支持與大模型服務底座,爲各類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提供基礎支撐。建設一站式“人工智能教育服務專區”,初步形成“基礎支撐—資源匯聚—應用創新—生態培育”的智慧教育服務體系。
如何加強人工智能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方案》提出,與東盟國家高校合作辦學,建立培訓基地、組織文化交流、開展科研合作等,構建“人工智能+東盟語種+專業”融合培養模式,與東盟共同培養人工智能領域人才。打造人工智能賦能的中國—東盟現代工匠學院升級版,推動廣西高校人工智能領域“慕課出海”。合作共建教育應用場景,重點在高等教育產學研合作、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留學生教育和東盟語種教學等領域開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合作,推動高校與東盟國家高校聯合開展高水平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合作和成果孵化。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07日 第01版
作者:記者 周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