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工智能賦能 七部門推進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
證券時報記者 郭博昊
4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印發《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加快推進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藥產業鏈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賦能,推進醫藥工業公共數據規範化開發利用。
《實施方案》提出,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取得重要進展,突破一批醫藥工業數智化關鍵技術,在智能製藥設備、檢測儀器和製藥工業軟件等領域研發推廣100款以上高性能產品;打造100個以上醫藥工業數智技術應用典型場景;建設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促進中心及分中心,建設10個以上醫藥大模型創新平臺、數智技術應用驗證與中試平臺,培育30家以上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卓越服務商。
《實施方案》明確,加強醫藥工業數智產品研發應用,深化人工智能賦能應用。培育創新載體,鼓勵地方、園區、龍頭企業等打造人工智能輔助藥物設計、生產製造、流通供應平臺,實現跨企業、跨領域、全鏈條協同發展。
在建立醫藥大模型創新平臺方面,《實施方案》提出,支持相關單位協同開展醫藥大模型技術產品研發、監管科學研究等,強化標準規範等規則建設。
中國信通院院長餘曉暉此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要推動大模型在製造業中的應用賦能,必須要解決數據問題。具體而言,需要在製造場景中積累和沉澱高質量的數據,形成高質量數據集。通過將高質量數據集與大模型相結合,推動大模型在製造業賦能應用。
爲此,《實施方案》明確,鼓勵醫藥企業、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等合作建設醫藥工業大數據平臺,形成研發、生產、臨牀、大健康等領域高質量數據集,推進數據分類分級管理和數據要素市場試點。落實數據基礎制度,推進醫藥工業公共數據規範化開發利用,完善醫藥工業數據產權歸屬認定、市場交易、權益分配、利益保護等具體規則,培育專業化醫藥數據服務企業,支持數據交易機構開展醫藥工業數據流通共享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