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金融業率先喊出“反內卷”口號,背後有何深意?業內:繼續打價格戰未來或得不償失

財聯社7月25日訊(記者 樑柯志)在相關經營指標全國領先後,廣東金融業率先發布“反內卷”自律公約,旋即引發市場各界高度關注。

在7月24日廣東銀行保險業新聞通氣會上,廣東銀行和保險兩大行業協會同步發佈《廣東銀行業反不正當競爭自律公約》、《廣東保險業防止“內卷式”競爭自律公約》。廣東金融監管局黨委委員、二級巡視員黃海暉稱,今年以來,銀行業淨息差降幅有所收窄,保險“報行合一”顯效,銀保業務手續費及佣金規模較2024年同期壓降5%,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內卷式”競爭。

財聯社記者多方採訪瞭解到,雖然上述兩份自律公約7月24日才正式亮相,但相關行業座談會一週前的7月17日即已舉行。再往前,則可追溯到7月初的兩場監管部門座談會。兩位銀行業人士透露,該行業務部門負責人蔘與了7月17日同業公會的座談,回來口頭傳達會議精神,自律公約應該不會通過正式發文的形式來落實。

7月25日,多位接受採訪的廣東銀行業人士對財聯社均表示“支持反內卷競爭自律公約”,希望能在日後經營層面得到落實。

反內卷自律公約核心劍指價格戰

某城商行廣州分行業務負責人對財聯社表示,目前銀行業內卷與多年來規模考覈優先帶來的影響有關,“以價換量”已經成爲業務競爭的慣性思維。不過,現在客戶質量、市場和政策環境已經不同與往年,如果在簡單卷價格、卷補貼,不僅風險大,未來有可能得不償失。

在7月24日發佈會上,兩大行業協會負責人分別介紹稱,銀行業應堅持理性定價、嚴格管理返傭返利等方面提出多項倡導性條款和禁止性條款;保險業應明確保險公司應抵制惡性價格戰,不濫用渠道手續費等基本要求等。

不過,前述城商行人士也承認,總行的業務考覈壓力依然比較大,規模指標比重和增幅雖然有所降低,但是利潤指標比較重。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7月17日廣東同業公會反“內卷式”競爭專題工作會議上,重點發言的分別是利率專業委員會、銀團貸款工作委員會、普惠金融專業委員會、銀行卡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代表。

7月24日,華南某城商行總行人士表示,目前市場需求疲弱,資金供給過剩的情況比較明顯,加上銀行產品雷同性,中小銀行競爭有時候不得不採取降低貸款人成本甚至倒貼方式完成考覈和業務增長。

該人士“抱怨”稱,近年來大行利率下行彈性和幅度比較大,也在某種程度加劇行業內卷。

7月25日,某大行廣東省分行業務人士對財聯社表示,與中小行相比,大行自身負債成本較低,在批發業務和集團業務也有先天的渠道優勢。中小行如果在特定行業、特色業務和特殊模式上發力可能效果會更好。

上述銀行業人士均表示“支持反內卷競爭自律公約”,並希望能在日後經營層面得到落實。

六項指標領先全國,廣東銀行保險業要“激流勇退”?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廣東本次提出反內卷自律是在銀行業、保險業指標持續取得全國領先背景下推出的舉措。

監管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廣東銀行業總資產41.2萬億元、總負債40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5.14%,高於同期GDP增速;1-6月,保費收入4616億元,同比增長5.53%,高於全國0.46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廣東銀行業多項利率水平處於歷史低位。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在新聞發佈會透露,2025年6月,廣東轄內(不含深圳)新發放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04%,處於歷史低位,同比下降38個基點;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2.79%,同比下降41個基點。

監管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末,廣東民營企業貸款餘額已突破6.74萬億元,同比增長6.15%,高於全轄各項貸款增速。民營企業貸款年化平均利率降至2.58%,創歷史新低,爲企業降低了融資成本。

廣東本次銀保反內卷自律醞釀始於7月初的廣東金融監管局召開的兩次整治“內卷式”競爭工作座談會。廣東銀行和保險兩家行業協會官微信息顯示,7月4日、7月7日,廣東金融監管局局長包祖明分別出席銀行、保險行業整治“內卷式”競爭工作座談會。

7月17日,廣東銀行同業公會隨即召開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反“內卷式”競爭專題工作會議,進一步落實座談會精神要求,擬按照“1+3+N”的制度體系推進“內卷式”競爭的綜合整治。

值得關注的是,在7月7日的座談會上,包祖明明確表示“內卷式”競爭是保險市場亂象的根源,整治“內卷式”競爭關乎行業長遠發展;要形成長效機制,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及時指導和督促公司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強化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