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發現:特朗普對等關稅來襲,國產替代與內需提振成破局關鍵
事件
特朗普政府宣佈對所有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中國加徵34%的額外關稅,這一政策引發全球市場震動。本輪關稅政策幅度高、覆蓋廣,疊加全球經貿秩序動盪,外需不確定性顯著上升。在此背景下,擴大內需、加速國產替代、推動科技創新成爲中國經濟破局的核心路徑。
華爲2024年三大業務表現亮眼:終端業務復甦增長38.3%,重奪中國手機市場領先地位;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收入暴增474.4%,鴻蒙智行交付43萬輛首度盈利;數字能源與雲業務分別增長24.4%、海外雲服務增長超50%。未來AI算力、鴻蒙生態及智能汽車將驅動增長。
Part1:對等關稅對國內行業各行業的影響
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美方發佈行政令,宣佈對所有貿易伙伴設立 10%的“最低基準關稅”,同時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十 個其他國家和地區加徵更高關稅,其中對中國加徵 34%關稅。
對中國而言,2024年對美出口佔中國總出口的16.3%,而今年2月以來美國累計加徵關稅幅度已達54%,遠超市場預期。中國短期內需承受出口下滑壓力,但長期可通過以下策略緩衝衝擊:
1:提振內需:穩消費、穩民生被寫入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 中,並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爲今年十個方面工作任務中的第一條
2:供給側改革與創新驅動:推動新一輪產業升級,加強產能監測預警,同時加大對半導體、AI芯片、生物製造等前沿科技的支持。
3:靈活政策工具:央行或擇機降準降息,財政政策強調“相機扶擇”,爲經濟修復留足空間。
行業影響:危中有機,國產替代加速
01
農業:進口替代打開國內市場空間
中國自美國進口的豬肉、牛肉等佔比不足2%,關稅擡升成本後,需求將轉向巴西、阿根廷及國內養殖企業。寵物食品領域,美產高端品牌或被迫提價或收縮,爲國產寵物糧讓出市場空間,高端化進程有望提速。
02
醫藥:創新藥械迎來黃金窗口期
加稅削弱進口創新藥盈利,國產腫瘤藥、罕見病藥及血液製品(如白蛋白、凝血因子)替代加速。2024年國產新藥獲批36款,在關稅政策下,同靶點國產藥競爭力凸顯。醫療設備領域,中國反制關稅利好心臟電生理、影像設備等替代美企份額。
03
化工與新材料:重構供應鏈 突破技術壁壘
中國自美進口的液化丙烷、原油等化工品超2500億元,反制措施推動採購轉向中東、南美,並刺激國內油氣開發。細分領域中,潤滑油添加劑、吡啶化合物(農藥原料)國產替代空間顯著。新材料方面,高性能樹脂(PA66、碳纖維)、半導體材料(光刻膠、電子特氣)的自主研發成爲重點,生物製造技術或降低對石油基原料的依賴。
04
電子與通信:光刻機與AI芯片自主化提速
美國對AI芯片出口限制倒逼國產替代。目前英偉達佔據全球AI服務器芯片63.6%份額,但華爲昇騰等國內企業正加速突圍。光刻機需求隨晶圓廠擴產激增,國產光學產業鏈迎來發展機遇。此外,先進封裝技術(如CoWoS)成爲突破算力瓶頸的關鍵,內資廠商積極佈局。
05
軍工:地緣動盪催生軍貿新機遇
全球軍費開支增長背景下,中國軍工憑藉技術升級與成本優勢,正從“內需驅動”轉向“內外雙循環”。成體系裝備出口既可分攤研發成本,又能反哺技術迭代。
Part2:華爲2024年報解析:
三大業務驅動增加
中國市場是增長核心引擎
核心財務數據:營收增長強勁,現金流創新高華爲公司於2024年3月31日發佈的年度報告顯示,其全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同比增長22.4%;淨利潤626億元,同比下降28%,主要受研發投入擴大和部分業務結構調整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達884.17億元,同比增長26.66%,創歷史新高;債務結構持續優化,長期借款同比減少18.6%至2375.08億元。
增長亮點:終端業務強勢復甦,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首度盈利
1. 終端業務強勢復甦經歷五年低谷後,華爲終端業務在2024年迎來爆發式增長,營收同比增長38.3%。憑藉鴻蒙生態的持續突破和旗艦產品的創新,華爲手機在中國市場重回領先地位,並帶動智能穿戴、平板等終端產品銷量提升。
2. 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首度盈利智能汽車業務成爲最大增長極,收入同比飆升474.4%。鴻蒙智行全年交付超43萬輛,推動該板塊首次實現盈利。目前,華爲智能駕駛技術已覆蓋90%的中國頭部車企,車路協同和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加速落地。
3. 數字能源與雲業務雙輪驅動數字能源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4.4%,在儲能、光伏等低碳領域保持領先。華爲雲業務全球化佈局成效顯著,海外公有云收入增長超50%,昇騰AI雲服務實現6倍增長,盤古大模型在政務、工業等場景市場份額居首。
區域表現:中國區貢獻七成增長,數字化轉型紅利釋放
中國市場仍是華爲增長核心引擎,2024年實現營收6152.64億元,佔總收入的71.4%,同比增長30.5%。這主要受益於國內數字化、智能化及低碳化轉型加速。
未來展望:AI+算力+生態驅動持續增長
• 硬件放量 :昇騰GPU芯片迭代加速,AI服務器和智算中心需求激增;
• 生態突破 :鴻蒙操作系統加速向工業、車機領域滲透,萬物互聯生態成型;
• 結構優化 :雲業務聚焦高價值客戶,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向海外市場拓展;
• 政策紅利 :國內算力網絡建設與海外新興市場數字化需求形成雙重支撐。
建議關注領域
• 運營商:中國移動(600941.SH)、中國聯通(600050.SH)、中國電信(601728.SH)等;
• 光模塊:中際旭創(300308.SZ)、新易盛(300502.SZ)、天孚通信(300394.SZ)
• 光芯片:源傑科技(688498.SH)、仕佳光子(688313.SH);
• AI數據中心:光環新網(300383.SZ)、數據港(603881.SH)、潤建股份(002929.SZ)。
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和業務結構優化,華爲逐步擺脫外部環境壓力。隨着AI與算力浪潮的深化,華爲在ICT基礎設施、智能終端和新興業務領域的協同優勢有望進一步釋放,爲全球科技產業格局注入新動能。
上述內容來自:1.山西證券《特朗普對等關稅對我國經濟和行業的影響及應對》,2.中國銀河證券《華爲公司財務結構向好,三大業務帶動增長》。風險提示:本文的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宏觀政策調整、企業技術突破進展及全球供應鏈重構節奏。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AI技術商業化進度不及預期、算力投資落地節奏放緩等可能影響增長兌現。
謝謝閱讀,更多資訊請關注
抖音|財迅通
新浪微博|財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