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貸款不計入放款天條 銀行局長:有濾網機制防炒房

銀行局局長童政彰。圖/魏喬怡

政院拍板「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不動產天條內,銀行局局長童政彰4日親赴火線說明,在兼顧新青安貸款需求與銀行辦理不動產貸款風險下,今年9月1日後撥款者,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有關「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如此一來每月平均300至500億元的新青安貸款就不會被不動產放款天條卡住,這也是七年來不動產天條首度放寬。

但童政彰也強調,爲了防止有人借新青安貸款來炒房也會有「濾網機制」,已要求公股銀行強化各項徵審措施,包括新增借款人限貸一次的規定,並持續督導公股銀行全面檢視相關貸款管理機制,落實徵授信審覈、強化貸後管理及稽查,以確保依「公股銀行辦理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原則」辦理的貸款,符合購屋自住的政策目的。

童政彰指出,財部2023年祭出新青安政策後,的確有發現到有人用新青安貸款買到的房子拿出來出租、甚至有炒房之虞,因此有要求公股行庫要做貸前徵審、貸後查覈,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經管控措施後已追回了5,421件、金額達新臺幣1億0348萬元。

童政彰強調,此次的排除重點不是釋放多少房貸能量,而是不要讓有自住、首購、有實需的年輕人買房不會被卡住,因此會持審慎及正向態度來處理。過去銀行放貸有一些偏離的作法,但目前整個新青安放款已回到自住等正常軌道, 39歲以下的貸款人佔73%,貸表受益族羣以青壯年爲主,也已符合政策目標,且房貸逾放比也遠低於一般授信低,目前不動產逾放0.08%、遠低於整體授信的0.16%。

童政彰指出,目前新青安房貸申訴案主要來自公股行庫,民營銀行的額度比較充裕,目前所有銀行72-2的比重約爲26.04%,但公股行庫平均爲27.61%,法定標準是30%,但公股內規會更嚴謹大概28.5%就開始限貸,舉例來說,合庫銀不動款放款佔比已達28.3%,在8大行庫之冠,是目前房貸最吃緊的銀行。

考量公股行庫爲了支持政策,又不能讓72-2卡住額度,就要付出較高利率吸收存款對公股行庫也不公平,因此此次纔會從額度鬆綁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