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藥停產、乙肝項目進展緩慢,騰盛博藥去年虧損超5億

騰盛博藥近日公佈的2024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虧損5.12億元,同比上年進一步擴大。新冠中和抗體藥物停產後,尚無第二款產品實現商業化的騰盛博藥,自2021年上市以來已累計虧損逾53億元。

研發費用、行政開支減少,虧損擴大

3月21日,騰盛博藥發佈2024年業績報告,公司全年實現其他收入1.41億元,同比減少13.6%,去年虧損額爲5.12億元,同比擴大177.9%。

無產品商業化,目前,騰盛博藥的收入主要來自銀行利息和政府補助。其表示,其他收入減少的原因包括,美元等定期存款利率下降導致銀行利息收入減少人民幣2080萬元;政府補助減少。公司虧損額增加主要系出現投資相關虧損1.26億元及減值虧損9030萬元。

2024年,騰盛博藥研發開支和行政開支有所下降。其中,研發開支2.50億元,同比下降38%。騰盛博藥表示,主要歸因於本公司優先開展乙型肝炎病毒(HBV)功能性治癒項目並已戰略性優化其組織,由此第三方合約成本減少0.80億元及僱員成本減少0.68億元。行政開支1.53億元,同比減少22%,主要歸因於報告期間管線聚焦及組織優化,導致僱員成本減少人民幣3970萬元。

首個商業化產品已停產

騰盛博藥是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專注於感染性疾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開發。2021年騰盛博藥研發的單克隆中和抗體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的聯合療法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批准,成爲國內首家自主知識產權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讓騰盛博藥一度備受市場關注。

不過,這款前後投入超2億美元的藥物實現商業化後僅8個月便被宣佈停產,據2022年年報披露的財務數據,該藥物僅爲騰盛博藥帶來收入5160萬元。

隨着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停產,騰盛博藥重新將研發重心轉移到開發乙肝功能性治癒項目。不過,目前尚無第二款產品進入商業化。

騰盛博藥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專注其先進HBV治癒項目的戰略,低優先級項目已暫停,且公司的MDR/XDR和HIV項目的開發取決於外部合作伙伴關係進展。公司的其他項目尋求持續發展的合作伙伴,以便優化資源並專注於有前景的核心HBV項目。

不過,騰盛博藥三款致力於乙肝治癒的核心產品BRII-179、Elebsiran、Tobevibart,自其上市以來,一直停留於臨牀Ⅱ期試驗階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騰盛博藥銀行存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人民幣24.134億元。騰盛博藥在年報中表示,公司擁有足夠資金支持HBV項目的後期開發直至註冊。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