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藥2024年虧損超15億,資產負債率突破90%
海南海藥近日公佈2024年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約爲9.91億元,同比下降33%;歸母淨利潤約爲-15.25億元,同比大幅增虧;扣非淨利潤爲-11.95億元,同比下降191.25%。這也意味着海南海藥已經連續8年扣非淨利潤爲負。業績低迷,公司還因合規問題接連被監管部門責令整改,海南海藥還能靠什麼扭虧爲盈、挽回投資者信心?
營業收入連續下滑
海南海藥的主要業務圍繞大健康佈局,涵蓋中間體、原料藥、化學制劑、現代中藥及醫療服務等領域,目前以藥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爲主。從業務板塊來看,醫藥板塊收入7.94億元,同比下降38.06%;醫療服務收入1.68億元,同比下滑2.57%;醫療器械業務營業收入爲0,主要系子公司海口市制藥廠醫用口罩銷量減少所致。
對於營業收入下滑,海南海藥表示,主要系本報告期隨着行業政策的推行與實施,製劑、原料藥及中間體銷量下降,同時對比上年同期,居民備藥及感染後用藥需求量下降。
2024年虧損超15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332.27%,主要源於海南海藥對合並報表範圍內的相關資產進行了全面清查和減值測試,計提2024年度各項減值準備合計7.49億元;同時,本報告期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預計金額約-4億元。
2024年,海南海藥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合計6.78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達68%,其中,管理費用同比增長37.14%,主要系報告期新增藥品文號相應的無形資產攤銷增加以及子公司技改停產,停工損失增加所致。此外,研發費用5862.14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負數,爲-1755.20萬元,主要原因是採用電匯方式支付貨款的比例增加以及收到的稅費返還減少。
其實,自2019年以來,海南海藥的營業收入連年下滑,2018年其營業收入達最高值24.72億元,到2024年其營業收入已經腰斬至不足10億元。其歸母淨利潤也從2019年由盈轉虧,2019年至2024年,僅2022年盈利1000多萬元,其餘年份均爲虧損,6年時間虧損金額超39億元,而其扣非淨利潤更是已經連續8年爲負。
海南海藥的財務狀況也不容樂觀,資產負債率不斷攀升,截至2024年底,資產負債率達90.34%,同比增長28.83%,其中有息資產負債率已達56.47%。
近年來,海南海藥也在通過推進兩非兩資處置資金回籠、減負降本。其中,2024年完成廣州火龍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股權退出以及江蘇普健製劑廠房轉讓等,累計迴流資金6155.77萬元。重大歷史遺留主訴案件均取得生效勝訴判決,全年實現訴訟現金回款1021.3萬元。解決興業財富歷史糾紛案,與興業銀行達成和解方案,通過債務重組,緩解了公司償債壓力。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2024年海南海藥融資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6%。不過這些資金對於海南海藥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
接連遭監管問責
一方面是業績困境,另一方面,海南海藥麻煩不斷,其接連因財務違規、資金佔用等問題被責令整改。這也暴露了海南海藥在管理和內控方面的漏洞。
去年4月,海南海藥因嚴重信披違法違規行爲,被監管部門責令改正、警告並處以200萬元罰款。此次信披違規主要系海南海藥的前實控人劉悉承隱瞞與重慶賽諾、重慶金賽關聯關係並決策、組織實施關聯交易。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海南海藥及其子公司以財務資助、購買信託理財等名義,通過直接間接劃款的方式,與重慶賽諾、重慶金賽發生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的關聯交易。2018年至2020年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發生額分別爲4.8億元、2.2億元、4750萬元。海南海藥未按規定在2018年-2022年年報中予以披露,構成重大遺漏。
2019年劉悉承賣出海南海藥的控制權,去年8月劉悉承因個人原因辭去副董事長等職務,不再擔任海南海藥任何職務。不過在新的控股股東治理下,海南海藥仍存在諸多問題。
去年11月,海南海藥再次被監管責令整改。此次的事由爲重慶天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2023年個別銷售業務不具有商業實質、收入確認缺乏依據,導致公司相關定期報告披露的財務數據不準確;與間接控股股東新興際華醫藥控股有限公司存在人員共用的信息披露不準確;個別高級管理人員職務任免信息的披露不準確等違規行爲,海南證監局對其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面對營收持續萎縮、虧損擴大、資產負債率高企以及內控合規問題頻發的多重困境,海南海藥將如何紓困?未來又將如何規劃業務佈局提升盈利能力?4月16日,新京報記者向海南海藥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新京報記者 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