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2024年虧損收窄約82% 總資產仍超萬億
本報記者 陳婷 趙毅 深圳報道
3月30日晚間,碧桂園(2007.HK)如期發佈2024年業績公告。過去一年,碧桂園總收入約2528億元,同比下降37%,淨虧損351億元,歸屬公司股東應占虧損約328億元。報告期內,碧桂園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472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492萬平方米。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2024年,碧桂園淨虧損額較2023年的2009.62億元大幅收窄,同比減虧82.53%,歸母淨虧損也自2023年的1784億元下降81.6%。但到2025年,碧桂園的償債壓力依然不小。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碧桂園約有1374.13債務須在一年內償還。
截至2024年年末,碧桂園總資產約1.04萬億元,高於總負債,淨資產仍有約512.54億元。
碧桂園方面表示,2024年依舊是行業充滿挑戰的一年,儘管整體市場仍面臨銷售去化低迷、市場信用收緊等挑戰,但公司也看到了市場上的一些積極信號。展望2025年,外部政策環境持續向好,碧桂園也將繼續圍繞“保交房、穩資債、保經營”的戰略開展工作。
2024年交付房屋超38萬套
公告顯示,碧桂園營收主要來自房地產開發、科技建築業務。2024年,碧桂園97.2%的收入來自物業銷售,2.8%來自科技建築及其他業務(主要包括物業投資及酒店經營等)。
報告期內,由於物業交付量減少,碧桂園來自房地產開發的收入由2023年的約3912.51億元下降37.2%至約2457.19億元。2024年所交付物業確認收入的平均銷售價格約7872元/平方米。對外的科技建築收入由2023年的約53.91億元下降36.3%至2024年的約34.32億元,主要是因房地產市場下行導致新增業務量減少所致。
碧桂園方面表示,2024年,在政府促進銷售、優化供需、提振信心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助力下,一些核心城市的成交量逐漸回暖。“雖然目前行業整體仍存在一定壓力,但這些積極信號均預示着行業在經歷調整後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當前,保交房仍是碧桂園的第一要務。截至2024年年末,碧桂園及其合資企業和聯營公司累計完成交付房屋超38萬套,累計交付面積約4608萬平方米,涉及到31個省份的242個城市。
碧桂園方面表示,公司將繼續執行極限收支的運營策略,通過滾動預算管理,嚴格控制每一筆開支並每月覆盤調整,確保現有資源的高校利用。同時,公司積極通過各類收儲政策盤活資源,支持交付工作的順利推進。
債務重組推進中
據此前公告,碧桂園近兩年一直面臨階段性流動資金壓力,且預計無法如期或在相關寬限期內履行其所有境外債務的償付義務。自此以來,碧桂園一直積極尋求境外債務管理措施。
2025年1月初,碧桂園公佈其重組提案的關鍵條款,旨在落實公司境外債務重組。若成功落實,重組提案將使碧桂園大幅去槓桿化,目標是減少債務最多116億美元,將到期時間延長至最多11.5年,以及將加權平均借貸成本從重組前的每年約6%降低至重組後的每年約2%。
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碧桂園總借貸約2535億元,其中約2268億元爲流動負債。銀行及其他借款當中,約1374.13億元、165.41億元分別須在一年內、一年至五年內償還。
截至2024年年末,碧桂園的某些債務有1882億元發生違約或交叉違約,包括優先票據、公司債券、可換股債券及銀行和其他借款。此外,2024年2月27日,碧桂園一位債權人在香港高等法院針對碧桂園提交了清盤申請,涉及一筆約16億港元債務,該申請聽證會已推遲至2025年5月26日。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碧桂園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63.62億元,資產負債率從2023年年末的約67.7%上升至約81.4%。
(編輯:趙毅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