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手機管理草案尚在研議 教育部:國中小集中保管9月不會上路

教育部5月公佈校園手機管理草案,以「明確化」、「彈性化」與「分階段」管理爲重點。本報資料照片

生成式AI闖進校園!聯合新聞網正在調查「大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習慣」,誠摯邀請各科系大學、碩博士學生填寫問卷。 ➡️點擊填答

教育部今年公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原規畫自9月新學期起實施國中小手機集中管理,但草案5月公告時引發學生反彈、教師團體抗議。明日開學,據瞭解,目前仍在廣納各界意見,校園手機管理辦法將不會如期上路。

教育部5月公佈校園手機管理草案,以「明確化」、「彈性化」與「分階段」管理爲重點。針對外界關注的「收手機」問題,草案採分階段方式辦理:國中小由學校或各班集中保管,高中由學校以同一方式管理。

另外,草案指出,國中小訂定學生攜帶行動載具管理規範,需經校務會議通過公告實施;高中的部分,則要邀集教師、家長、學生代表以校內民主程序討論,再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始得公告實施。

然而,多所高中學生當時到教育部前靜坐及宣講,呼籲教育部退回校園手機管理草案,也有立委和學生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草案應充分納入學生意見,教育部亦在6月1日舉辦座談會,與全國學生對話,分享對草案的意見。

另一方面,也有教師團體抗議,認爲草案針對手機管理缺乏統一標準與完整配套,等同將問題甩鍋給學校處理。教師更擔心收手機會衍生保管問題,認爲應免除教師保管責任。

草案公告時,原訂今年9月開學實施,但據瞭解,目前草案仍在廣納各界意見,尚未公告最終版本,將不會如期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