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雷軍首談自研3奈米晶片 一度擔心打水漂

小米雷軍首談自研3奈米晶片一度擔心打水漂。(法新社)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25日在年度演講現場表示,小米一直有造芯的夢想,早在11年前,小米剛創業4年時間,就全資成立松果電子,開始自研SoC晶片。

澎湃新聞報導,雷軍表示,經過三年的努力,在2017年小米第一代終端SoC正式發佈,當時就賣出60多萬臺,但是自己非常清楚,其實中國企業造芯面對很大的困難。

在2018年,小米做出艱難決定,仍然保留一定的晶片團隊火種,雷軍表示,小米陸續花了很長時間去研究,後來發現自研手機Soc做中低端完全沒機會。只有做最高端纔有一線生機,小米研究以後發現,當年蘋果和華爲都是從最高端切入,沒有一個手機公司是從低端切入 Soc的。

「手機團隊爲什麼放着成熟的外部的晶片不用,而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去用自研的?」雷軍表示,全球頂尖的科技巨頭最終幾乎都成了晶片的巨頭,晶片是小米成功的必由之路,自研手機SoC至少要堅持十年,至少要投入人民幣500億元。

面對重重困難和集體解散的風險,雷軍說:「這些投入絕對是值得的,從我們小米來說,我們已經輸過一次了,這一次咬着牙也要堅決幹下去。」

雷軍表示,到了2024年年初,小米的晶片終於按計劃流片,最先進的3奈米工藝,相關調試費用需要2,000萬美元,如果不成功的話,2,000多萬美元就打水漂了,更大的風險是整個專案都會推遲六個月,帶來的損失至少達到人民幣10-20億元,當晚9點,系統終於點亮。

雷軍說,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接到朱丹(小米晶片負責人)用玄界O1打來的電話。這意味着所有模組都調通了,說實話,3奈米的旗艦晶片這麼複雜,一次就成功了,我們的團隊確實還是比較牛的。今年5月22日,玄界O1和搭載這顆晶片的手機正式發表,誰也沒有想到,小米第一款旗艦Soc表現非常出色,進入整個市場第一陣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