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專欄》臉書指責誰是危險人物和組織?
fbclid 是臉書強制加的暗碼索引,傳達了什麼訊息,只有臉書後端伺服器能解碼。除了追蹤流向,還能用來分類內容、監控點擊行爲、設定導流—實現置底、限流、集中營…等等不正當手段。(示意圖。圖:shutterstock/達志)
本專欄上週刊出〈柯陳對比 司法獨立遭遇生態腫瘤〉後,陸續接到3個臉書社團管理員告知,臉書要求他們封鎖該篇文章。然後就接到臉書通知:「你的帳號違反《社羣守則》中有關危險人物和組織的規則。」「如果我們發現你違反我們的《社羣守則》,你的帳號將永久停用,而且你將無法再次提出申訴。」
〈柯陳對比〉一文,乃至本專欄的長期報告,內容輕易可查。是否爲「危險人物和組織」,應爲可公評之事。本專欄的一貫目標明確:「全綵共榮」,和主張偏激的「危險人物和組織」正好背道而馳。但從只容許偏激者的角度來看,主張和平共榮正好是「相對的危險」。臉書的這項處罰,指責的危險人物和組織應是〈柯陳對比〉一文提醒的司法不獨立,與爲了追求「一人獨大」而促成此現象的賴清德與其身邊人士。
期待賴清德遵守民主多數,迴歸法治的可能性已趨近於零,未來2年多,臺灣人民將面臨愈來愈重的心靈壓縮與無謂的對抗,只能等待「2026/2028」的救贖與國家正常化。
唯「選民結構」不易改變,可改變的最低參數是8個月到2年。可以預測2026的問題不會太大。但如果參政人士欠缺「要有當司機的理念,更要有當捆工的氣度!」,而不同結構的人民,若沒有「選司機,不是選主人」的認識,2028年拯救臺灣的挑戰仍然很大。
2023年11月22日,如果依原訂計劃邀請我擔任最後協商的民調專家,而按照我已公告的科學方法「統合分析」協商,選舉結果也已證明我建議的方法是正確的,則當前臺灣的局勢一定完全不一樣!且臺美陸的雙兩岸關係也可能極大不同。人性往往在最後關頭,遮蔽對科學的信任,所有參政者必須先自行心理建設。(2023藍白合最後協商日成局而又破的秘辛,請參見本專欄〈大家放下報復 柯文哲也應投身司法改革〉)
TikTok 案與雙兩岸形勢的轉折
本專欄自賴清德上臺起就致以無限祝福與期待(請參見本專欄〈賴清德成爲「偉大總統」的方法論〉),但他對國政治理毫無興趣,在他一手主導的「726/823」大敗後,沒有任何順應民意的表現,反而再擴大對內鬥爭,起用徐國勇就是顯著證明。賴清德可能對治國既沒有知識、也沒有能力、更沒有意願!對臺灣面臨國內外經濟政治困境,毫無任何尋找自主出路的解決方案。
日前「習川電話會」,川普宣稱最有代表性的成果爲「TikTok案」,該案將牽動「習川面會」與美陸一系列新協商。不幸的是,同日也宣佈暫停美國對臺灣軍援。
就結果論,本專欄是國內最早指出「TikTok案」是會改變「雙兩岸形勢」者。同時建議「陸美和則天下和,唯臺灣可作調人」,「TikTok案」會是最佳切入點。(請參見本專欄〈爭取TikTok來臺上市─感念彭淮南!呼叫蕭美琴、何志偉!〉)
一般人很難注意到「TikTok案」的重要性,作爲總統,就必須要有廣博的認識。當然,臺灣要由「TikTok案」切入,非常困難、更要有一大堆配套,但總統不就是要去達成最困難的事嗎!一大堆配套不正是保障雙兩岸、臺陸美三地人民共同的和平福祉嗎!結果賴清德選擇跪等別人決定臺灣的命運,任由美國予取予求。我們一再呼籲,政權要和人民分開,完全聽命一個政權並非長久之計。美國人民是我們的朋友,臺灣如何能夠保障陸美不發生戰爭,更成爲兩大差異體制間的緩衝經貿中心,纔是臺灣人民對大陸人民、美國人民最大的價值!
在蔡英文、賴清德都沒有任何經濟建設的實況下,臺灣當前就靠着上世紀創造的半導體深厚基礎撐着,即使有可能大比例被奪走,賴清德仍無動於衷,繼續全力搞對內撕裂,臺灣主權繼續向下沉淪,賴清德果然是要負責的最危險人物!
臉書的濫罰與沈伯洋的介入
我被臉書處罰多次,全部都是錯誤或被連坐,沒有一次是事實。譬如介紹「眷村故事館」被指責散佈「垃圾訊息」、主張「不宜使用皇民一詞」卻反被指責使用皇民一詞,轉傳ㄚ德政治漫畫被栽爲成人裸露照片處罰…以後有適當機會再整理報告。雖然與臉書溝通超過200次,甚至自願免費爲臉書解決機器人審查能力不足而出錯的問題,臉書從未理會,從未改善。
以往最多就是被禁言1周,這次被威脅「永久停用、不得再申訴」可見非常嚴重。而與賴清德所營造出「一人獨大、嚴控言論」的氛圍,有無法排除的關聯。
沈伯洋在《鏡傳媒》上說(原文):「我們『民主實驗室』…回報給第三方平臺 FB、Google等,他們就可用演算法讓那個訊息沉到下面去,可以減少觸及。」『民主實驗室』就是接受「境外勢力」金錢的組織,而他們爲何可以控制網路平臺,以「置底」方式阻斷資訊流通,打擊言論自由?這不正是「中共」的方式?難怪有人稱他「沈紅熊」,也是「危險人物和組織」之一?
施威全透露被檢察官因柯文哲案傳訊,他說:「從被傳到訊問只覺莫名其妙,到底我與此案有何一絲一毫牽連?」原來檢察官說:「您寫文章都在幾家媒體,《中國時報》、《風傳媒》…意識形態立場都一樣。」施威全接話表示不認同:「我的意識形態與政治立場不該是偵訊的題目,檢察官不該提問,更不該對此評論,否則就是政治審查言論。…當檢察官以信念辦案,不受節制,反而獲得升官鼓勵,這不是獨立辦案,這是體系出了問題。」
我的專欄剛好就在《中國時報》、《風傳媒》,這兩家媒體也被檢察官認定是危險組織?
「不禮貌鄉民團」在YouTube 上播出「幫民進黨打議題一個月只有三萬?聊當年的故事...」自白了他擔任民進黨「臉書網軍」的過程,並且貼出領款證明,他說他有「底線」,所以前後「只領了百萬」,而「堅持不要臉」的人,一個月可以領到數十萬,且給出計價公式。這些錢都是來自各部會的施政宣傳費,再經由中介白手套(危險人物和組織?)轉發出去。這個政權用人民的錢,去分化人民與鞏固一人獨大,這更是圖利與貪腐吧!檢察官呢?有人都公開影片與秀出帳目了,有具體金流證據的反而不查嗎!
該頻道主,還提到「網軍檢舉導致團滅」的更惡質行爲,這可能也是我遭到停權的原因之一,而且是人數非常多的「組織性犯罪型檢舉」。依照臉書過去的行爲模式,除非我這次「自救曝光有效」,否則臉書不會認真處理的。
徐國勇要拘提黃國昌 真相是…
賴清德重用徐國勇,徐表示要檢察官拘提黃國昌的影片,我以爲是假訊息,查證後竟然是真的!黃國昌因旁聽柯文哲延押案,而未到警察局說明走讀案,警察局傳訊可以請假,而檢察官依法絕不能因此主動拘提!
徐國勇不是私下發言,而是以「民進黨秘書長」在「民進黨開的直播中」公然宣示,是指揮檢察官辦案嗎!還是公開承認,一年來部分檢察官的橫行不法,都是危險組織(民進黨?)的指揮?
徐國勇還說:「民衆黨兩年條款一定要實施…你那時候不是立委了,黃國昌,…你的日子不久了,馬上就要到了。」徐國勇又不是民衆黨黨員,憑什麼去指揮民衆黨一定要如何、如何?更以什麼身分恐嚇「你的日子不久了」!
徐國勇惡意傳播「黃國昌看不起蔣萬安,就是這麼簡單,所以不管警察」在邏輯上根本沒有因果關係!
有些人幹過律師,所表演的無中生有,是否就是司法界中部分無恥至極的老鼠屎?
司法風氣是可爲公評之事,我認爲司法本來是一鍋清粥,如果有人自認就是那顆老鼠屎,是其自動對號入座!最後一段是廢話,但在政商惡勢力不斷意圖控制司法的當前,必須先聲明,我是提問,沒有指是任何人。對於可敬的不同意見者,我們不需要提防,但對不擇手段、時時作假的小人,沒有必要與其糾纏。
以上所有事件,都源於賴清德創造的「氛圍」。文革期間的各種犯罪,並非全部由毛澤東一一指揮,但在「有獨裁者罩着」的偏執氛圍下,會使一些邊緣人,因爲人性中「平庸的邪惡」而自我膨脹,加強擁抱獨裁者,自行擴大加害他人行爲。青鳥公然在公共空間騷擾他人,乃至淡江大橋合龍儀式出現「最親民總統」的朝鮮式歌誦布條,未必是賴清德親自指示,但他演講時常停頓等待鼓掌的喜好,自然會使想要攀附權力者做各種發揮。
臉書監控機制:utm vs fbclid
最後做個科普介紹,提醒臉書如何在大衆不覺之中侵犯人權,併發不義之財。
當我們轉發網站資訊時,網址中經常會出現一串無關文數字,最常見的,就是 utm 與 fbclid。前者是單純的追蹤參數,後者則暗藏臉書的監控與導流功能。
utm 是Google所設計,非強制性,由網站管理者或行銷人員自己設定,用來標記流量來源。本質上是「明碼標籤」,例如 utm_source=chinatimes&utm_medium=newspaper&utm_campaign=summer_sale
就是指:來源是中國時報,媒體是電子報,活動是夏季拍賣。
而 fbclid 是臉書強制加的暗碼索引,傳達了什麼訊息,只有臉書後端伺服器能解碼。除了追蹤流向,還能用來分類內容、監控點擊行爲、設定導流—實現置底、限流、集中營…等等不正當手段。沒有法律規範 fbclid 的用途,使用者無法選擇退出,可能涉及隱私侵害與人權風險,更能被用來建立「行爲檔案」。
臉書且有犯罪的前科,就是「劍橋醜聞」,收集了8700萬名不知情用戶的資料,用於政治廣告與選舉操縱。
臉書被美國與英國分別罰款50億美元與50萬英鎊,但對臉書的暴利並無太大影響,其核心商業模式「資訊導流+行爲監控」並未改變。
我們必須爭回憲法所保障的人權、言論自由、資訊流通等普世理念,不僅不能任由有形的危險人物和組織長期盤踞,更必須前瞻立法,糾正藏身在科技隱形外套後的危險人物和組織。
(作者爲臺灣民調創始人、臺美資訊與管理退休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