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專欄》罵美罵陸對人民無益 馴獸以禮纔是本事

美國喬治亞理工「人類取用行爲研究」團隊。上圖,左至右:吳統雄, Dave Doldsman; 下圖,左至右:Craig Tovey, Joel Sokol, 吳統雄。(圖/作者吳統雄提供)

2001年,我受聘到美國波士頓愛默生學院擔任客座,校長希望我和學生談談臺灣的興起。

1950年代媽媽和許多臺灣母親,必須在加工出口區、或家庭代工廠、爲賺取外匯而勞動。媽媽一天工作12小時,可以打一件繡花毛衣,賺取2元工資,相當於美金5分錢。我時年7歲,負責劈竹、燒煤球、做飯。爲了省電費,村子裡的媽媽們,在夜間工作時,一排人站在路燈下共同打毛衣。

我對美國大學生說:謝謝你們的祖父母,願意用美元5分錢買我媽媽勞動12小時的成果,使我有機會受教育,今天能夠到美國來教你們,報答你們的父母。美國大孩子們,聽後紛紛哭了。

校長在作結論時嚴肅的致意:美國人感謝臺灣人在1950年代的付出!

我讀過馬克斯主義,談如何剋制私人資本主義的各種弊端,我可以搞網紅式熱炒情緒,大罵美國資產階級,利用臺灣血汗工廠,奴役臺灣人民。美國校長必須還擊,指責臺灣工廠搶走了孩子們父母的工作機會,後悔扶植了我這個外國人,現在竟到美國嗆聲。然後,孩子們不會是噙淚感謝,反而可能開始丟鞋…

在社會底層艱苦爬過的人,纔看得到歷史變遷的深層。在多元世界中,必然同時存在是非善惡、凹凸不平、不會全有全無,要看見多少光明或黑暗,是自己要懂得站到什麼方向。

25年前美國校長請我站在禮堂中,和現在美國總統把全球拉到經貿戰場上,形式看起來很不同,本質卻完全相通:我們怎麼認識問題?怎麼解決?在互助和對抗中怎麼選擇?

媒體上充斥罵美國、罵大陸的文章,對人民何益?民進黨政治人物中,自創黨至今,竟然只有一位財經學家:彭百顯!他也是「由臺灣打開雙兩岸關係」本專欄建議的共同呼籲者。

民進黨後來的人才出線,就是靠政治鬥爭、甚至不當手段鬥爭,幾乎沒有培養任何治理人才。

賴清德經1年觀察,完全具備毛澤東性格,如果沒有掌握完全權力,就不斷髮動各種鬥爭,一定要置競爭對手於死地,絲毫不顧因此傷害全體人民!面對臺灣面臨如此艱困挑戰,竟然對外仍然不知不覺,對內仍然傾入國家全部資源搞撕裂,不反省必須是和解與團結的時刻了!對他的期望,可以降到趨近於零。

政府中還有誰有點思考力、且能面對美國?蕭美琴嗎?或許我們只能期待,民間出現有「使命感」的新領導者!

美國喬治亞理工「人類取用行爲研究」團隊。發現人類行爲是「社會相信」與「理性抉擇」的交互作用,而有75% 的人無法分享「財務利潤」,當前經濟學可能必須再放大觀照與導入數位治理工具。

2005年,我再受美國喬治亞理工之邀擔任客座,主持「人類取用行爲」國際研究團隊,人類如何認知與取用至少分爲5類,主要因素是以「社會相信」(亦即在一個相對封閉社會中的意識型態)與「理性抉擇」的交互作用而產生行爲。這5類人羣的比例因地區文化而有不同,但可能的通用參數是「53237取用行爲」,亦即凡事跟隨主流的25%,凡事反主流的15%,可能因人而變的10%,可能因媒體覆蓋而變的15%,除了自己的生活、其他都沒有興趣的35%。

從這個認識可知:一、所有的經濟學、貨幣主義,都是「人類取用行爲」的子集合。二、能夠了解經濟學、貨幣主義者,不大可能超過人類的25%。三、自1990年代之後,組織型獲利中的「財務利潤」比例愈來愈大,而有75% 的人民可能無法理解經濟貨幣議題,以致非常難以自行分享「財務利潤」。而造成新型的貧富不均,延長貧富繼承。這個就是當前國際經貿現象更開闊的觀照。

根據以上觀照,本專欄在今年2月初,川普上臺時,已經預告了今天的狀況,也提前作了行動建議。再補充新形勢摘要如下。(請參見本專欄〈川普雲端支票 馬斯克落地兌現?〉與〈策馬平川,臺灣騎士何在?〉)

川普不是個知識分子,無法以理溝通,臺灣不易見到他,也不必尋求見他。川普被以爲不易預測,來自他唯利是圖、不計手段、沒有原則,因此,也使得他很容易預測,尤其他已在電視上演出超過40年,很容易看出他的需求模式。

川普的夥伴、員工,如果不能夠爲他賺錢,他很快就會拋棄、背叛、甚至倒捅一刀;但如果能夠一起賺大錢,他仍有分錢的度量,他的電視鬧劇夥伴至今仍然親密,甚至參知政事。

川普具體想要什麼?他對大陸在態度上趕盡殺絕,但在行爲上,自2000年起,就已經開口要「抖音」,並安排微軟和甲骨文(Oracle)…等收購,長達5年,不斷重提,在本月初剛剛又一次挽留。重點在於:他一再表達願意以「合資」的方法挽留,我們應對此有舉一反三的領悟。

川普當前的寵臣是馬斯克。馬斯克是個知識分子,具有「非常創意」性格,臺灣如以「非常創意訴求」有可能見到他,如果見到他,他有可能理解並實現「陸美和則天下和,唯臺灣可作調人」。

馬斯克在很多理念上與川普不同,但他當前擁有兌現川普亂開支票的能力,在短期內不致失寵,但若關稅之亂持續,他沒有別的戰功,又是反對派,可能會被川普丟去背鍋祭旗。

馬斯克早就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就是將臺灣作爲美陸的經貿緩衝區。川普的「美陸合資」其實是解決問題的相對正解。去哪裡合資?美國和大陸的客觀制度障礙困難重重!若到臺灣,反而只有極端政客的主觀抗拒,在客觀條件上則是水到渠成。當然更要引入更多國際企業在臺上市,包括可能轟動的高鐵。臺灣因此可產業升級,成爲國際財務金融中心,不僅確保兩岸人民福祉、發展共同成長機會,還可望協助促進世界大同。

將感謝臺灣的,不是美國一所大學的學生,而是全球人民。本文標題用到「馴獸以禮」一詞,是個「爭取意識型態者」也看一看的實驗。我設定的讀者,是10~25% 有可能多元觀察的讀者,爲了環顧360度的全景,經常必須繞一個大圈子,結論只有相對好壞,沒有絕對好壞。這種表現遠不如一上場就堅定立場叫罵來得熱鬧。

我並不認爲陸美是「獸」,也不認爲我們應該去「馴」,但意思是有能力提供一個「瑞士模式」,降低各方衝突,爲雙兩岸與世界尋求和平與繁榮。

如果臺灣願意努力,對美國的貢獻還高一點。川普與其支持者無法瞭解,但真正知識分子、包括馬斯克會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用了不同的字,表達了和本專欄相同的觀察。他怒斥川普已動搖了投資人對美國身爲安全避風港的信心,直言川普讓美國「第三世界化」,80年累積起來的良好信譽在短短3個月內就毀於一旦。

美國爲何在長年貿易逆差中累積如此鉅額的「美債」還沒事?其他國家發這麼多貨幣早就嚴重通膨而倒了。因爲美元已經不是傳統經濟貨幣學上的「信用」,而已成爲人類取用行爲的「社會相信」,被許多國家、組織與個人當成「最終財富形式」緊緊抱着。

美元已經像神一樣的存在,理論上,債多會倒,神會來臨,但因爲「社會相信」的作用,事實上神不會來、仍然被相信會來;如果沒有川普這翻亂搞,美元這尊神,還不容易被懷疑爲神棍。

貿易逆差是美國上世紀「製造業轉出」的結果,是使美國接近不勞而獲30年的重大原因,只是其中高比例爲「財務利潤」被極少數資本家拿走,而形成國內更嚴重的貧富差距。

所以我們建議,這次臺灣若有機會成爲國際金融中心,必須有「富而好禮」的使命感,同時推動本專欄建議的「數位配套」,使未來財富與尊嚴的分享更合理,正是臺美陸可共同實驗的焦點。不過,川普想不到這麼多,就寄望馬斯克來操盤吧!

川普又隨興暫緩了所有國家的高關稅,不是他有意解放各國,而是大陸解救了各國。川普只鞏固了習近平政府,當央視又播出毛澤東的影片時,其實是川普暫緩了大陸人民的自由向前走。

媽媽給我「愛與感激」的身教,使我只能講我的真心話。媽媽和臺灣的母親們,以實踐向國際朋友們證明:臺灣可以在貧窮中站起來,可以在國際上卓然而立。我們在大耕耘與小收穫的過程中很辛苦、也很開心,這是臺灣分享給人類的成長經驗。

媽媽有一次告訴我,市場出現少見的一付豬肝,適逢家庭紀念日,她想全家打個牙祭。但她上前一問,竟然要價5元!她搖搖頭,立刻離開了。還沒走遠,又想,真是難得、全家人很久沒吃好東西了,就忍痛買吧!她轉身回到肉攤前,再看看豬肝:5元!她想,還是不能買,於是再掉頭。但,走了幾步,又覺得後悔,第三次回到肉攤前…如是,反覆來回走了4、5趟,最後還是沒捨得買。

我想要考高中時,報名費要60元,爸爸的薪資只夠家用,根本沒有儲蓄,所以他希望我去工作賺錢而非考試花錢。我偷偷開口向媽媽要,媽媽只望了我一眼,一句話沒說,就到藏錢的地方,給了我60元!相當於12付豬肝!媽媽要不停的打毛衣、打360小時!

因爲媽媽給我的60元,才能使我考上建中、讀完臺大,因緣際會加入臺灣創造資訊王國的隊伍,見證臺灣領導全球華人達成經濟自由化的努力、形成小而美的鑽石過程。

我是臺灣極普通的一顆螺絲釘,但只要給我們自由與教育,我們就可以在逆境中成長,爲家鄉創造出第一桶金。70多年來臺灣終於累積了一座小金山,唯人性中必有貪婪者,爲了奪取個人控制慾,不惜意圖愚化人民,剝奪多元自由。

臺灣又面臨了國內外的逆境,我這顆螺絲釘旁曾經出現過許多引擎、輪胎、駕駛盤…我期待這些民間力量再次出現,領導臺灣、雙兩岸、與人類繼續前進。

(作者爲臺灣民調創始人、臺日商資訊公司前總經理)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