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美罵陸對人民無益
(圖/作者吳統雄提供)
2001年,我受聘到美國波士頓愛默生學院擔任客座,校長希望我和學生談談臺灣的興起。
1950年代媽媽和許多臺灣母親,必須在加工出口區或家庭代工廠,爲賺取外匯而勞動。媽媽一天工作12小時,可以打一件繡花毛衣,賺取2元工資,相當於美金5分錢。爲了省電費,村子裡的媽媽們,在夜間工作時,一排人站在路燈下共同打毛衣。
我對美國大學生說:謝謝你們的祖父母,願意用美元5分錢買我媽媽勞動12小時的成果,使我有機會受教育,今天能夠到美國來教你們,報答你們的父母。美國大孩子們,聽後紛紛哭了。
校長在作結論時嚴肅的致意:美國人感謝臺灣人在1950年代的付出!
我讀過馬克斯主義,談如何剋制私人資本主義的各種弊端,我可以搞網紅式熱炒情緒,大罵美國資產階級,利用臺灣血汗工廠,奴役臺灣人民。美國校長必須還擊,指責臺灣工廠搶走了孩子們父母的工作機會,後悔扶植了我這個外國人,現在竟到美國嗆聲。然後,孩子們不會是噙淚感謝,反而可能開始丟鞋……
在社會底層艱苦爬過的人,纔看得到歷史變遷的深層。在多元世界中,必然同時存在是非善惡、凹凸不平、不會全有全無,要看見多少光明或黑暗,是自己要懂得站到什麼方向。
25年前美國校長請我站在禮堂中,和現在美國總統把全球拉到經貿戰場上,形式看起來很不同,本質卻完全相通:我們怎麼認識問題?怎麼解決?在互助和對抗中怎麼選擇?
媒體上充斥罵美國、罵大陸的文章,對人民何益?民進黨政治人物中,自創黨至今,竟然只有一位財經學家彭百顯!民進黨後來的人才出線,就是靠政治鬥爭、甚至不當手段鬥爭,幾乎沒有培養任何治理人才。
經1年觀察,賴清德完全具備毛澤東性格,如果沒有掌握完全權力,就不斷髮動各種鬥爭,一定要置競爭對手於死地,絲毫不顧因此傷害全體人民!面對臺灣面臨如此艱困挑戰,竟然對外仍然不知不覺,對內仍然傾入國家全部資源搞撕裂,不反省必須是和解與團結的時刻了!
政府中還有誰有點思考力、且能面對美國?蕭美琴嗎?或許我們只能期待,民間出現有「使命感」的新領導者!
我是臺灣極普通的一顆螺絲釘,但只要給我們自由與教育,我們就可以在逆境中成長,爲家鄉創造出第一桶金。70多年來臺灣終於累積了一座小金山,唯人性中必有貪婪者,爲了奪取個人控制慾,不惜意圖愚化人民,剝奪多元自由。
臺灣又面臨了國內外的逆境,我這顆螺絲釘旁曾經出現過許多引擎、輪胎、駕駛盤……我期待這些民間力量再次出現,領導臺灣、兩岸、人類繼續前進。(作者爲臺灣民調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