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智專欄》鄭麗文懷有三把利劍

國民黨主席選舉18日揭曉,當選黨主席的鄭麗文出面感謝黨員支持。(資料照,姚志平攝)

鄭麗文開票勝選黨主席的週末傍晚,我人在福州。兩岸三地的信息叮咚涌至,幾乎都是表達對國民黨今後的擔憂。對鄭麗文的擔憂、勸誡、疑慮可真不少!這些人無論來自兩岸三地的政治圈或企業圈,都是男性;女性們則都深表祝福。

女性從政「登頂」極不易!這或許是鄭麗文宣稱將拜訪日本自民黨高市早苗的真正主因,高市確實是「臺獨味最濃」的日本首相人選,與賴清德深度勾連,所以才引發爭議和疑慮。

這次確實是在臺灣民衆「半數側目、卻不怎麼真正關心」的輿論氣旋中,國民黨基層選出鄭麗文。過程中也確實是一場「傳統宮廷派」與「改革新生代」的風雲爭奪!但最後的核心關鍵,始終是基層黨員「巨大的改革期待」,寧可附着在「曾經是民進黨出身、且曾一度主張臺獨」的鄭麗文身上,也不願再去相信傳統宮廷掛的郝龍斌,以及雖說同屬改革世代卻是府內出身的羅智強!

無須藍綠名嘴們蓄意警告,連路邊阿婆也都知道,鄭麗文即刻要面對國民黨對她的「3大考驗、3大挑戰」!是的,雖然選上黨主席,整個國民黨卻纔要開始考驗鄭麗文「能否有資格」坐上這個位置:包括「生計、服衆、路線」。

如何籌措財務?國民黨每個月上下吃喝拉撒需要1200萬至2000萬現金流,這還不包括即將到來的地方大選籌措選務資金。鄭麗文找得到持續力挺的金主?

如何降服派系?各派系尤其「老藍男」構成的傳統宮廷派,在失去了最後權力舞臺或遮羞布後,真會數着皺紋坐以待斃?

如何藍綠對抗?朱立倫長期親美路線下,黨中央對民進黨從沒真正往死裡打,國民黨彷彿只是「在野大總管」,今後可會改變?

既然各方其實並不真正「看好」鄭麗文能順利接此「大位」,難道基層黨員強烈的「改革期待」只是一種錯判,或者被鄭麗文的犀利口才所忽悠?別小看鄭麗文,她其實懷有三支箭、三隻艦,甚至是三支閃着銳利聲光的劍!

首先第一把,是鄭麗文已經宣佈將「與國民黨當今最具戰力、流量、同具改革願景的新世代緊密合作」!

羅智強、徐巧芯等少數具備年輕族羣流量與支持的新世代,都曾被朱立倫等「老宮廷派」壓制阻撓。黨中央高高在上,即使大罷免最初也冷眼旁觀。鄭麗文今後完全可以透過與「同族羣」的積極合作與相互支援,全新政治能量快速直接建立全新的內部文化與外部形象。干擾或掣肘的派系老傢伙一定有!比如朱立倫、金溥聰暗中之流。但只要新生代集體發功發力,魑魅魍魎只能散去。

第二把,是一旦鄭麗文與盧秀燕空前緊密的結合與配合!

鄭麗文參選的最初動機,即是在黨內各路人馬觀望中,她率先表達自己爲盧秀燕今後參選「鋪路」!這也意味着兩位「英雌」即刻結合的強大作用與意義:鄭麗文可透過盧秀燕的絕對力挺,鎮服所有黨內宮廷、六都、本土派系「老藍男」的干擾掣肘;而盧秀燕也可因鄭麗文在黨內主導,不必等到卸任,就可直接提前推動架構的改革、重置,甚至2028總統大選前的所有黨務佈局,兩人的合作無與倫比的重要又關鍵!所以絕對別讓李乾龍這般老傢伙重新介入操盤。

第三把,則是鄭麗文本身獨具的「殺器」:登高直接砍掉民進黨與賴清德的施政錯謬與一切!

朱立倫長期彷彿受命美國,對蔡英文與賴清德執政始終溫良對待,批判屈指可數,基層最詬病黨中央缺乏「奪回執政的氣勢」!而鄭麗文無疑將是歷來「最懂民進黨」的黨主席了!今後鄭麗文應該自行「主導、主述」對賴清德政權的所有批判,老黨員們將會何等大呼過癮解氣,這也是最「低成本、最高效益」的戰術輸出;一旦上了強度,甚至光芒足以壓過柯文哲、黃國昌,乃至最終引起北京側目或敬佩的「亞瑟王之劍」!

雖然鄭麗文確實也仍有大環境局勢的3大「挑戰」,包括地方與總統兩次大選操盤、國民黨重建兩岸路線論述的影響力與高度、國民黨如何重獲國際觀瞻取得地緣政治話語份量。這些都是不思改革進取的吳敦義、朱立倫這些年以「定位模糊」所敗掉的!

然而鄭麗文卻也恰好處在2027年前的「臺海風險」,今後是否因「賴清德臺獨、美國介入」致使北京出兵的戰火危機正在快速增壓,北京已經不會等待2028「藍白合」來決定臺灣的今後命運!這已經不只是國民黨能否重新擁有「議題聲量、政治份量、年輕人追隨」這些鼻眼小事了。

當北京對朱立倫表達前往大陸訪問的宣示「已讀不回」時,這也意味國民黨主席早已失去了兩岸關係的價值感與話語權!國民黨主席也早已不是理所當然能動輒見習近平說上兩句的角色與位階了。如何能成爲一位幫助臺灣「拒止臺海烽火、兩岸積極對話」的國民黨主席,如今遠比「重獲執政」可能還更逼近、更急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