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智專欄》國民黨主席別是宮廷派

「國民黨主席大辯論」20日在中天電視臺舉行,3位候選人張亞中(左起)、羅智強、鄭麗文出席併合影。(姚志平攝)

從週末中天舉辦的電視辯論會開始,國民黨黨主席的選舉正式進入短兵相接!一旦未來郝龍斌也正式加入辯論,所有參選人接受社會目光的上下打量與無情比對,這個「歷史長遠、落腳臺灣」,卻又「失去執政、飄零在野」了十多年的老牌政黨,終將再也無法維繫「宮廷式決策」,只能嚴肅擁抱社會期待全面改革的浪潮。

國民黨早已變成「落後政黨」很多年了!所以這次的黨主席來到「世代交替」與否的意義空前。雖說蔡英文從2016年以壓倒性聲勢取得執政後,旋即以「不當黨產、轉型正義」各種具體狠招壓制國民黨,使其從泱泱大黨墜跌成灰頭土臉;但更多是在朱立倫主持下「不思進取、缺乏戰鬥力」,十餘年來國民黨彷彿蜷縮成某種「不改革、零進步」的實際與形象,連年輕人都嫌!

馬英九卸任之後,國民黨至今完全沒有再推出全新的「兩岸論述」,連智庫也沒組織命題,即使是「九二共識」,也僅在「非用不可」時才勉強尷尬的應付兩句。國民黨也從未真正面對「失去年輕族羣支持」的長期衰滅麻煩!此前稍微搞個「萊爾校長」卡通哏圖略有流量,就一副以爲年輕人擁戴且自命不凡。而藍營搞「兩岸青年交流」出團確實不少,可用意卻只是固定襯托老傢伙們的兩岸舞臺猶有餘溫而已。

更遑論在面對民進黨的朝野對抗,靠的是國民黨立院黨團戰力優異且與民衆黨相互「藍白契合」,至於國民黨中央黨部,則猶然還是「宮廷高鎖、無視基層」的年復一年深怨鎖清秋!這使得眼前這一波黨主席選舉,本質上等同「去朱立倫化」的全新改革,改去朱立倫那種「一邊募款承擔、一邊停滯耽誤」的國民黨。

朱立倫長久被視爲「最聽命美國」的國民黨主席,甚至被坊間戲稱是「藍營CIA之首」!其中特別是在2024總統大選,竟將整個黨機器全交給金溥聰指揮,任令藍白合被破壞、甚至批鬥馬英九兩岸路線也沉默不阻止。這次大罷免最初朱立倫也是佛系不作爲,直到火燒屁股這才匆促上陣,最終若非在黃國昌率領民衆黨與小草的全力支援下順利贏得大罷免,朱立倫幾乎會再次成爲「空前罪人」!

「藍白必須合」之所以成爲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的「社會期待主軸」,即因爲整個大罷免直到最後衝刺關鍵,國民黨才稍微願意開口聲援柯文哲案是「司法迫害」,此前對於遊淑慧、鍾小平的捏造或批判柯文哲案,全然冷眼以對。

而國民黨「傳統宮廷派」此刻仍在強力整合盧秀燕、韓國瑜、地方派系本土藍,以求集中力挺郝龍斌,但大衆民意或黨員民調顯然更期待「銳意改革」鮮明者如鄭麗文,恨不得把老傢伙們的陰魂不散封存於鬼門關!

然而眼前盤點所有國民黨參選人,其實6人之中也並沒有「英明神勇」的完美人選!川普就任後,全球各國的政治領袖被迫進入「人劍合一」的絕命競爭狀態;連習近平也跳下來承擔中國大陸「經濟產業發展」的位階角色,親自接見民營企業家,裁定科技、AI做爲全面國家戰略的法令機制。對比國民黨參選人當中,誰證明了自己能「一邊重振國民黨、一邊對話兩岸國際」?

賴清德面對「兩岸、臺美、內政、救災」之所以堪稱捉襟見肘,正因爲他除了「搞選舉、朝野鬥爭」之外,其他一無是處!團隊無能且格局窄小!也因此,即將呼之欲出的新任國民黨主席,豈能只是「擊敗賴清德、催生藍白合、力促盧秀燕」這三重選舉目標而已?一旦連個造訪北京、推動兩岸和平,新任黨主席還要比照朱立倫扭捏瞻顧了十多年,直到臨將卸任才說想去,北京早已不怎麼歡迎理會了。

倘若這位新國民黨主席連「不當美國的爪牙、馬前卒、打工仔」都做不到,不具已然胸有成竹的「兩岸新謀略、新框架、新論述」,尤其連一點最基本的年輕世代眼中的「人設、魅力、話術」都沒有,一如傳統宮廷派抓着核心圈子的一夥人,這樣繼續「深怨鎖清秋」的國民黨與黨主席,就算選出來了又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