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集團:遺產糾紛發酵,國資介入防“內部人控制”
【2025年7月娃哈哈集團遺產糾紛發酵,國資專班介入處理】2025年7月,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離世17個月後,遺產糾紛不斷髮酵,諸多恩怨情仇曝光,被稱爲“娃哈哈事件”。杭州上城區財政局成立專班介入處理。娃哈哈集團股權結構複雜,杭州市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持股46%爲大股東;宗慶後生前持股29.4%爲二股東;2000名員工通過員工持股會持股24.6%,理事長爲杜建英。宗慶後時代,宗慶後和員工持股會股份相加,他是實質大股東。在此股權架構下,國資參股的娃哈哈集團大而不強,總資產一度58億元,2022年淨利潤1871萬元,同期“娃哈哈系”總資產370億元,淨利潤47億元。“娃哈哈系”體外公司分三部分。宏勝系由宗馥莉控制,掌握原料定價權,2025年4月,娃哈哈上海桶裝水公司低價賣水,宏勝系高價售出,差價每桶5.08元。2024年部分經銷商合作主體轉籤,兩家主力銷售公司轉讓。宏振系曾由宗慶後投資,現由宗馥莉接管,掌控40餘家實體公司,“低買高租”取利。三捷系由杜建英掌控,含18家公司,宗馥莉上臺後已關閉。如今國資持股的娃哈哈集團成品牌授權方,利潤來源少。2025年2月,宗馥莉申請商標過戶,被國資大股東制止。專班介入是國資對“殼公司化”的緊急制動,或使娃哈哈管理從“人治”走向“法治”。“娃哈哈事件”爲混合所有制企業防範“內部人控制”敲響警鐘。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僅作參考,不涉投資建議,使用風險自擔